收藏本站   
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注册 
   
答案网
  
 
 首页 | 语文答案 | 数学答案 | 英语答案 | 物理答案 | 化学答案 | 历史答案 | 政治答案 | 生物答案 | 地理答案 | 课后答案 | 日记大全 | 作文大全 | 句子大全 | 美文阅读
 练习册答案 | 暑假作业答案 | 寒假作业答案 | 阅读答案 | 学习方法 | 知识点总结 | 哲理小故事 | 祝福语大全 | 读后感 | 名人语录 | 题记大全 | 造句大全 | 心情不好的说说
提问 

“田”字新解李昌文阅读答案


时间: 2015-11-21 分类: 作业习题  【来自ip: 15.179.122.27 的 热心网友 咨询】 手机版
 问题补充 阅读下面的广播评论,完成下面试题。 “田”字新解 李昌文 【这是什么字?  童声:田,田地的田,田字格的田。】 我们小时候的第一个字,就写在了田字格里。它横平竖直、四四方方、农民躬耕其上,它奉献着五谷、养育着民众、呈现着四季轮转。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恰是一部“田”字的演变史。…… 注:文中【 】内的文字主要为背景配音或【 】前( )内的被采访者的采访录音内容,其余为主持人的解说。 19.作者对我们熟悉的“田”字进行了怎样的“新解”?为何要这样“新解”?这样“新解”又有何好处?请简要概括。 20.最近,《“田”字新解》凭借其结构形式的新颖巧妙、内容的厚实获得了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为一篇新闻作品,作者是怎样增强其内容的真实性的?请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 21.综观全文,请深入探究作者采编这篇广播评论的意图。
  网友答案:
热心网友
热心网友
1楼
19.(1)怎样“新解”及为何要这样“新解”:①用拆字法,一笔一划做足文章。(1分)通过对“田”字的拆解,把农田被强征的现状、保护农地的核心意义以及如何保护等内容贯穿于文中。(1分)②从“田”字说到“田”的变异——“由”、“甲”、“申”。(1分)借用这三个汉字,把关于农地占用的论证、失地农民的安置、土地与社会发展规律等的观点与思考融入文中。(1分) (2)好处:从字型的角度把“田”字进行拆解和引申,使每一笔每一划都含有特殊意义,而这些附加的涵义都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这样既论述了作者的观点(1分),同时也使节目给人一种耳目一新、别具一格的听觉效果(1分)。 20.①作者进行了大量的调查采访。至少采访了4个有名有姓的人物,有声音资料。采访了“失地”农民(吴均平)、基层的干部,还采访了一些政府的官员(有国家土地资源督察局济南局的副专员刘玉萍,有省里的分管副省长才利民,还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锡文),这些人物有一定的代表性,他们反映和提出的问题具有真实性。(2分) ②作者掌握了大量基层政府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的一些材料,在文中准确地出示了一些数据。这些数据有的反映了农民失去耕地之后的窘境,如“一年卖个七千块钱,能供两个孩子上学。现在么也没有”;有的反映了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的现状,如“山东省第三季度发现违法用地1059宗,2.12万亩,其中耕地8854亩”等。(2分) 21.作者采编这篇广播评论的意图:①引起人们关注现在农村耕地流失问题,关注农村弱势群体的生存处境。②促使人们思考土地问题与华夏文明传承之间的关系。纵观中国历史,每一次时代的变迁、朝代的更替,莫不与土地相关。切断了与土地的脐带,我们无法理解古代的世界观念、人文价值,无法对传统历史文化进行继承发扬,当代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③呼吁人们关注土地,对社会未来发展负责。因为前人把富饶的土地留给了我们这一代人,我们不应该把沉重的债务留给后人。环境污染可以治理,能源耗尽可以找新能源代替,土地流失则毫无办法。 解析: 19. 考查对文本写作特色的鉴赏评价。能力层级为D。阅读全文后,理解作者对文中的“田”字赋予的新意,结合具体的语段归纳总结,最后一段是主要解答区。 20.考查对文本基本特征的分析,能力层级为C。①②两点每点2分。每点观点1分,分析1分。注意“结合文本,具体谈谈”的要求,答案中应当列举具体的例子。 21.考查对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的探讨。能力层级为F。作者采编这篇广播评论的意图共三点。每点意思对即可得分。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4分,答对三点得5分。答案超出以上三种,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相关问题列表
 学习方法推荐
 课本知识点总结
 作文推荐
 答案大全
 推荐问题
 热门回答
 文库大全
答案网   www.Zqn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