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注册 
   
答案网
  
 
 首页 | 语文答案 | 数学答案 | 英语答案 | 物理答案 | 化学答案 | 历史答案 | 政治答案 | 生物答案 | 地理答案 | 课后答案 | 日记大全 | 作文大全 | 句子大全 | 美文阅读
 练习册答案 | 暑假作业答案 | 寒假作业答案 | 阅读答案 | 学习方法 | 知识点总结 | 哲理小故事 | 祝福语大全 | 读后感 | 名人语录 | 题记大全 | 造句大全 | 心情不好的说说
提问 

蓝色的连衫裙阅读答案


时间: 2015-12-8 分类: 作业习题  【来自ip: 13.190.190.240 的 热心网友 咨询】 手机版
 问题补充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7题。(12分) 蓝色的连衫裙 靳希   ①1909年的春天来到了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城,可是,她没能给盖特街带来新面貌。临近的那些漂亮街道上的住户们都已忙开了:拾掇闲了一冬的小园子;粉刷、油漆房屋;为夏天准备好剪草机……盖特街却仍是老样子:又脏又乱。   ②盖特街是条短街,但走过这条街的人都嫌它太长了。当然,住在这儿的人都没多少钱,穷人的要求是不多的。   ③他们有时能找到点儿活干,有时为找工作而奔波;他们的屋子多年没有油漆粉刷了,院子里连自来水也没有,盖特街的住户只好到街角的水栓那儿去提水。   ④街上的景象当然好不了——没有人行道,没有路灯,街道一头上的铁路线给这儿增添了更多的嘈杂声和尘土。   ⑤春天来了,别的街上去学校读书的小姑娘们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裳。但是,这个盖特街来的小姑娘还是穿着那件她已穿了一冬的脏罩衫,也许,她只有这一身衣服?   ⑥她的老师深深地叹了口气:多好的小姑娘呵!她学习起来可真用功,她懂礼貌,见了人总是笑咪咪的。可惜,她的脸从来也不洗,还有一头蓬乱的头发。   ⑦一天,老师对这个小姑娘说:“明天你来上学以前,请你为我洗洗你自己的脸,好吗?”老师看得出,她是个漂亮的小姑娘。   ⑧第二天,漂亮的小姑娘洗干净了脸,还把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放学时,老师又对她说:“好孩子,让妈妈帮你洗洗衣服吧。”   ⑨可是,小姑娘还是每天穿着那身脏衣服来上学。“她的妈妈可能不喜欢她?”老师想。于是老师去买了一套美丽的蓝色连衫裙,送给了小姑娘,孩子接过这礼物,又惊又喜,她飞快地向家里跑去。   ⑩第二天,小姑娘穿着那套美丽的衣服来上学了,她又干净又整齐,兴高采烈地对老师说:“我妈妈看我穿上这身新衣服,嘴巴都张大了。爸爸出门去找工作了,可是没关系,吃晚饭时他会看到我的。” ⑾(A)当爸爸的看到穿着新衣衫的女儿时,他不禁暗暗说,真没想到,我的女儿竟这么漂亮!当全家人坐下吃饭时,他又吃了一惊:桌子上铺了桌布!家里的饭桌上从来没用过桌布。他不禁问:“这是为什么?” (⑿“我们要整洁起来了。”他的妻子说,“又脏又乱的屋子对我们这个干净漂亮的小宝贝来说,可不是个好事。”  ⒀(B) 晚饭后,妈妈就开始擦洗地板,爸爸站在一旁看了会儿,就不声不响地拿起工具,到后院去修理院子的栅栏去了。第二天晚上,全家人开始在院子里辟一个小花园。   ⒁第二个星期,邻居开始关心地看着小姑娘家的活动,接着,他也开始油漆自己那十多年未曾动过的房屋了。这两家人的活动引起了更多的人的注意,于是,有人向政府、教会和学校呼吁:应该帮助这条没有人行道、没有自来水的街上的居民,他们的境况这样糟,可是他们仍然在尽力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   ⒂几个月后,盖特街简直变得让人认不出了。修了人行道,安上了路灯,院里接上了自来水。小姑娘穿上她的新衣服的六个月后,盖特街已经是住着友好的、可敬的人们的整洁街道了。   ⒃得知盖特街变化的人们管这叫“盖特街的整洁化”,这个奇迹愈传愈远。   ⒄其他城市的人们听到这个故事,也开始组织他们自己的“整洁化”运动,到1913年,有上千个美国城镇组织了修理、油漆房屋的活动。 ⒅当一个老师送给一个小女孩一套蓝色的新衣裳时,谁能料到会引起什么奇迹呢!  1.最后一段说“谁能料到会引起什么奇迹呢!”此句中的“奇迹”具体指的是什么?(2分)  2.简要概括文中老师的形象。(2分) 3.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这篇小说的内容可以概括为老师送小女孩蓝色连衫裙。 B. 小说开头用大量笔墨描述盖特街的又脏有乱,这是作者用渲染的手法,为下文写盖特街的变化做充分的铺垫。 C. 小说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用盖特街前后的变化,突出了蓝色连衫裙在这一事件中的作用,所以小说取名为“蓝色连衫裙”。 D. 第②段写道“盖特街是条短街,但走过这条街的人都嫌它太长了”,这里的“太长”可以理解为这条街太脏、太乱、太破旧,人们嫌恶它。 4.文中有两个划横线的句子,任选一句,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5.文章结尾为何写“有上千个美国城镇组织了修理、油漆房屋的活动”?(2分)
  网友答案:
热心网友
热心网友
1楼
1.这里的奇迹指的是,一件蓝衫裙使盖特街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又脏又乱变得干净整洁,并且,这种整洁化运动影响了上千个美国城镇。2.老师善良,富有爱心,(老师爱学生不歧视学生)(1分)善于引导和教育学生。(1分)(合理即可)3.A4.A句:“不禁”有忍不住的意思,连用了两个”不禁”,表现出爸爸看到女儿和家中变化时的惊讶。表明爸爸此刻内心已深受触动。   B句:“就”表示行动很及时很迅速,说明父母在一件蓝衫裙的感召下,已经开始行动起来了,着手改变自己的生活了。体现父母对美的向往。5.揭示主旨: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是向往美好的,有时候,只需要一点小小的变化,便能激发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行动。(意对即可)
【解析】1.试题分析: 最后一段原话为“当一个老师送给一个小女孩一套蓝色的新衣裳时,谁能料到会引起什么奇迹呢!”,那么由这句话看,必定是上面讲所谓的奇迹描述了一下,那么我们来看看上面说了什么变化呢?“得知盖特街变化的人们管这叫"盖特街的整洁化",这个奇迹愈传愈远。其他城市的人们听到这个故事,也开始组织他们自己的"整洁化"运动,到1913年,有上千个美国城镇组织了修理、油漆房屋的活动。”由此看出,盖特街以前又脏又乱,春天来时临街都变化了,他们还是有脏又乱。而这次他们居然整洁化了。更重要的是这种运动还影响了上千个美国城镇。  考点:本题考查词语指代的小说内容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点评:词语指代的内容一般在上文中都能找到答案。而本题词语指代的内容要着眼于全篇,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概括。2.试题分析: 老师是在第⑥段出现的,一直都爱第⑨段结束,老师干了哪些事呢?一是和小姑娘说要洗脸,二是给她买了一件文章中很重要的蓝衫裙。而通过一些语言我们可以看出,老师是什么样的呢?“  她的老师深深地叹了口气:多好的小姑娘呵!她学习起来 可真用功,她懂礼貌,见了人总是笑咪咪的。可惜,她的脸从来也不洗,还有一头蓬乱的头发。从这句话看,老师富有爱心,别人眼里脏脏的小女孩在她眼里依然有美丽和美好。也可以看出老师是善于观察学生的,笑起来咪咪的,学习用功啊等等。老师先是让小女孩第二天上学来洗洗脸,第二次发现衣服很脏让她回家叫妈妈洗洗衣服,结果发现第二天小女孩还是穿着那件衣服,所以自己去买了一件,也可以看出老师的责任心、善心。并且她是分层次的引导小女孩。考点:本题考查小说的人物形象分析概括。点评:分析人物形象要从刻画人物的方法入手。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 正面描写:肖像、行动、语言、心理。侧面描写:从对其他人物、事件的叙述和描写中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答题方法:分析小说的人物必须与文章的具体内容相结合,通过具体事件中人物描写的语句感受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小说人物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分析小说人物时,还应注意挖掘人物的深层含义,体会其所代表的社会群体特征,明确其与文章主旨的关系。 3.试题分析: A是不对的,连衫裙只是一个线索而已。考点:本题考查对小说内容概括、手法及其作用赏析、词句含义理解。点评:理解说内容概括、手法及其作用赏析、词句含义等,既要着眼于全篇,如A项就是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感知,又要注意一些细节的刻画。BCD选项分别是从表现手法、作用赏析、词句含义等细节分析文章的。做选择题时,其他选项可以为我们的理解作参考。4.试题分析: A句的加点词是“不禁”,B句的加点字是“就”。A当爸爸的看到穿着新衣衫的女儿时,他不禁暗暗说,真没想到,我的女儿竟这么漂亮!当全家人坐下吃饭时,他又吃了一惊:桌子上铺了桌布!家里的饭桌上从来没用过桌布。他不禁问:"这是为什么?"  ——不禁是忍不住的意思,其实是惊讶的表现,首先说语境意思:是爸爸看到女儿变化的惊讶,然后是效果(有何作用?):表明爸爸内心深受触动。B晚饭后,妈妈就开始擦洗地板,爸爸站在一旁看了会儿,就不声不响地拿起工具,到后院去修理院子的栅栏去了。——就表示动作的迅速,很及时迅速的开始亲手从小事开始改变自己的生活。说明爸爸妈妈已经受到了感召。考点:本题赏析小说语言。点评:赏析小说语言,要考虑修辞手法,并结合文章内容体会其表达作用。加点字的表达效果,其实与所谓的作用是一样的,先是加点字的本身作用,其次是表达效果。也就是语境意和效果。5.试题分析:盖特街以前又脏又乱,而一个老师送给一个小女孩一套蓝色的新衣裳,引起什么奇迹――这次盖特街居然整洁化了。更重要的是这种运动还影响了上千个美国城镇,这突出了蓝色连衫裙在这一事件中的作用,小小的善,会带来大的变化,激发人们向往美好,追求美好。这就是文章的中心。所以结尾“有上千个美国城镇组织了修理、油漆房屋的活动”是揭示了文章的中心。考点:本题考查对小说主旨的理解和感悟。点评:可以从三个角度,解读短篇小说主旨:一、从情节动因着手,把握小说主旨。情节动因,就是故事情节发展的原因。故事的展开,有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表现为一连串的因果链条,其中体现着作者想要表现的生活逻辑,隐含着作家,对生活的认识和评价。我们可以从起点和结局的比较分析中,发现情节发展的总动因,从而把握小说思想的主脉。本篇文章的中心即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来理解。一个老师送给一个小女孩一套蓝色的新衣裳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评价。二、从人物刻画着手,把握小说主旨。阅读小说,还要通过小说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行为、心理活动等的细节描写,去体味、领会作者没有直接说出来的目的和情感,从微观中体悟作者的言外之意。三、从环境描写着手,把握小说主旨。环境本是为人物活动提供一个场所和背景的,故而五光十色的社会环境,千姿百态的自然环境,往往为了表现人物丰富的心境、复杂的性格。体验小说中环境描写,对理解小说的思想内容,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关问题列表
 1. 丰碑阅读答案 2015-12-8
 4. 学会欣赏阅读答案 2015-12-2
 5. 孟母戒子阅读答案 2015-12-2
 6. 模糊数学阅读答案 2015-12-2
 9. 郢①书燕说阅读答案 2015-11-30
 学习方法推荐
 课本知识点总结
 作文推荐
 答案大全
 推荐问题
 热门回答
 文库大全
答案网   www.Zqn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