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注册 
   
答案网
  
 
 首页 | 语文答案 | 数学答案 | 英语答案 | 物理答案 | 化学答案 | 历史答案 | 政治答案 | 生物答案 | 地理答案 | 课后答案 | 日记大全 | 作文大全 | 句子大全 | 美文阅读
 练习册答案 | 暑假作业答案 | 寒假作业答案 | 阅读答案 | 学习方法 | 知识点总结 | 哲理小故事 | 祝福语大全 | 读后感 | 名人语录 | 题记大全 | 造句大全 | 心情不好的说说
提问 

“仁义”是儒家学说的核心理念:孔子重“仁”,在《论语·泰伯》...阅读答案


时间: 2015-12-8 分类: 作业习题  【来自ip: 11.127.135.229 的 热心网友 咨询】 手机版
 问题补充 名著阅读(共3分) “仁义”是儒家学说的核心理念:孔子重“仁”,在《论语·泰伯》中提出“   ①   ”,强调有志之士毕生都要奉行的准则;孟子重“   ②   ”,《孟子·告子上》中用“鱼”和“熊掌”作比喻,提出“   ③   ”的主张。这些至今还有现实意义。  
  网友答案:
热心网友
热心网友
1楼
①仁以为己任(1分)   ②义(1分)   ③舍生而取义者也(1分)
【解析】试题分析: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孟子·告子》记录了孟子和其学生告子(一说是墨子的学生)之间有关人性道德的讨论;和《论语》类似;是孟子“性善论”思想较为完整的体现。连带的是仁义道德与个人修养的问题。对精神与物质、感性与理性、人性与动物性等问题也有所涉及。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常识的积累能力。点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课本上出现的名著中的文章,更要加大学习的力度。
  相关问题列表
 3. 扬州玉器阅读答案 2015-12-8
 4. 一碗米粉阅读答案 2015-12-8
 9. 丰碑阅读答案 2015-12-8
 学习方法推荐
 课本知识点总结
 作文推荐
 答案大全
 推荐问题
 热门回答
 文库大全
答案网   www.Zqn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