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注册 
   
答案网
  
 
 首页 | 语文答案 | 数学答案 | 英语答案 | 物理答案 | 化学答案 | 历史答案 | 政治答案 | 生物答案 | 地理答案 | 课后答案 | 日记大全 | 作文大全 | 句子大全 | 美文阅读
 练习册答案   |   暑假作业答案   |   寒假作业答案   |   阅读答案   |   学习方法   |   知识点总结   |   哲理小故事   |   祝福语大全   |   读后感   |   名人语录   |   题记大全
 栏目类别:我爱答案网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学设计与反思

更新时间:2016/12/26 18:51:00  手机版

  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初步掌握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性质差异,并能鉴别两者。

  过程与方法: 利用对比的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比实验,使学生初步了解研究化学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

  [教学方法]

  对比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 同学们都吃过刀削面和馒头吧,它们都是用面粉做的,但它们口感各有不同,这是因为它们在制作时,馒头加入了碳酸氢钠(发酵粉成分之一),使得馒头变软变膨松。为什么碳酸氢钠能使面粉变膨松?在制作馒头时体现了碳酸氢钠的什么性质?这节我们就来学习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性质。

  板书:第二节 钠的化合物

  过氧化钠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1.物理性质

  阅读:课本56页,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第一段。

  [科学探究]Na2CO3和NaHCO3颜色状态、溶解性及溶液酸碱性

  完成学案:物理性质部分

  过渡:从物理性质看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相似,不容易鉴别,利用化学性质能不能呢?下面我们重点来学习它们的化学性质。

  [科学探究] 溶液酸碱性

  板书: 化学性质

  (1)溶液的酸碱性:碳酸钠溶液碱性>碳酸氢钠溶液碱性

  [科学探究] 对比实验:相同质量Na2CO3与浓度、体积相同盐酸的反应相同质量NaHCO3与浓度、体积相同盐酸的反应

  分析总结实验现象,总结化学性质,完成学案中相关化学方程式。

  板书:(2)与盐酸反应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HCO3+HCl=NaCl+H2O+CO2↑

  设疑:(1)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以上两个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

  (2)从离子反应的角度分析,以上两个反应是否为离子反应?如果是请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

  学生回答并写出离子方程式。

  [科学探究] Na2CO3和NaHCO3受热分解

  分析总结实验现象,总结化学性质,相关化学方程式写到学案中。

  板书:(3)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2NaHCO3===Na2CO3+H2O+CO2↑

  总结: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

  设疑(和开课呼应):在制作馒头时碳酸氢钠发生什么反应?为什么面粉在制成馒头时变膨松?

  学生回答:产生气体等

  讲解:这是由于碳酸氢钠与面粉发酵时产生的酸反应生成CO2气体,面粉变软变松,同时在蒸馒头时,碳酸氢钠受热发生分解产生CO2,也使面粉变软变松。

  讨论:(根据学生情况进行讲解)

  (1)结合碳酸钠和碳酸钠的性质,请思考:如何鉴别碳酸钠固体和碳酸氢钠固体?

  (2)讨论:怎样除去碳酸钠(Na2CO3)固体中混有的碳酸氢钠(NaHCO3)?

  (3)若分别取1mol碳酸钠、碳酸氢钠与足量的质量分数相同的盐酸溶液反应,谁消耗的盐酸的质量多?同时,谁生成CO2多?

  过渡:通过这几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钠和钠的化合物的性质,现在请大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

  练习:请同学们根据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分析将钠长期露置在空气中,最终会生成什么物质?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小结: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

  布置作业:略

  二、这节课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本节课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有利于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回归生活,让课堂与生活紧密相联,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课堂,才是具有强盛生命力的课堂。本节课中以人们在制造馒头、焙制面包时,常往面粉中掺进小苏打粉的事例引入Na2CO3与NaHCO3的性质。这些都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亲切感,激发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能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新知识的探究之中。

  (二)采用边讲边实验探究

  本节课可采用边讲边做实验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演示实验进行观察、分析,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讲授中获取新知。在设计中,针对钠的化合物的相关性质,配设了操作方便、现象明显的演示实验。如果经过进一步的设计,把这些实验以学生探究性学习素材的形式呈现,将进一步促进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在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中体验认知的过程,进而提高课堂质效。

  (三)丰富内容,线条清晰

  课堂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为主线,实验探究为主体,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连串起来,使得课堂结构清晰,首尾呼应,内容紧凑。

  如:引入时可选用,刀削面和馒头都是用面粉做的,但它们口感各有不同,这是因为它们在制作时,馒头加入了碳酸氢钠(发酵粉成分之一),使得馒头变软变膨松。为什么碳酸氢钠能使面粉变膨松?在制作馒头时体现了碳酸氢钠的什么性质?这节我们就来学习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性质。

  而学习完基础知识后,设疑(和开课呼应):在制作馒头时碳酸氢钠发生什么反应?为什么面粉在制成馒头时变膨松?

  基本知识点完成以后,提出相关讨论,深化知识点,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增进学生友谊,相互帮助,相互进步。

  (四)回归教材,采用对比的学习方法

  本节课可从学案、实验、内容都采取对比的学习方法,如:在学案中,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基本性质与比较。

  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

  与酸反应快慢比较

  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与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热稳定性相关方程式

  主要用途

  又如对比实验:相同质量Na2CO3与浓度、体积相同盐酸的反应和相同质量NaHCO3与浓度、体积相同盐酸的反应等等,让学生在掌握两个物质的性质的同时,也将两个物质区分开,同时也让学生掌握化学这门学科中为数不多的学习方法——对比,特别是对比试验探究的方法。

  (五)注意细节处理

  两个物质在作对比时,要注意对比的条件,如:说到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溶解度时,加以条件——温度,来做比较是不合理的;有如:对比实验注意反应物质的浓度、质量等具体条件;做试验的过程中没有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等等。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深刻体会到,教师要在教学中真正地进行探究,必须大胆地进行问题的设计,要善于给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情舒畅,思维活跃,快乐学习,健康发展。

 下一篇:酸和什么反应
 相关推荐
 热门文章
 文库大全
 作文推荐
CopyRight @2018  论文网 娱乐新闻  我爱答案网 www.zq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