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注册 
   
答案网
  
 
 首页 | 语文答案 | 数学答案 | 英语答案 | 物理答案 | 化学答案 | 历史答案 | 政治答案 | 生物答案 | 地理答案 | 课后答案 | 日记大全 | 作文大全 | 句子大全 | 美文阅读
 练习册答案   |   暑假作业答案   |   寒假作业答案   |   阅读答案   |   学习方法   |   知识点总结   |   哲理小故事   |   祝福语大全   |   读后感   |   名人语录   |   题记大全
 栏目类别:我爱答案网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实录与分析

更新时间:2017/1/2 23:36:00  手机版

  教学目标:

  (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橡皮泥排开的水量跟浸入水中的体积是相等的。

  (3)认识到认真严谨地采集数据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暴露前概念

  通过乌鸦喝水的故事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乌鸦喝水的故事吗?

  生:记得。

  师:老师请一个同学边说边表演,哪位同学愿意来试一下?(准备两个杯子和鸡蛋大小的石头)

  生:乌鸦飞了很久,非常口渴,后来找到一个瓶子,但是喝不到瓶子里的水。聪明的乌鸦刁起了瓶子周围的小石子,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就上升了,最后乌鸦就喝到了水。

  (学生表演,两只杯子对比,占据了空间,水面升高)

  师:说得非常好。看来同学们对乌鸦喝水的故事知道得还真不少。瓶子里的水为什么升高了呢?

  生1:因为小石子有重量。

  生2:小石子进去后,把水“压”上来了。

  生3:小石子占用了水原来的位置,把原来位置的水挤出来了。

  师:这位同学表达得真好,水原来在瓶子里占据了空间,小石子沉下去后,占据了空间,那部分的水就被“挤”上来了。

  师:水面的上升,我们给它一个科学的称呼——“排开的水量”。我们课文上第8页有更具体的表达,我们一起来认识它吧!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橡皮泥,我们一起来学习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导出课题)

  教学分析:从孩子原有的认知出发提出问题,围绕有组织的教学而进行探究,建立和改善儿童的科学概念,从而在探究活动中建立科学概念。

  二、观察橡皮泥的沉浮

  师:橡皮泥在水里是沉还是浮呢?

  (学生猜测,教师演示实验,证实学生的猜测。)

  师:如果保持橡皮泥重量不变,改变橡皮泥的形状,沉浮会不会改变?

  (请四名学生上台演示,改变橡皮泥的形状)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四种不同形状的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情况。(验证学生猜想,把四种不同形状的橡皮泥放入四个装有200mL水的烧杯中,学生认真观察。)

  师:橡皮泥形状改变了,什么没有改变?

  学生交流,反馈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生1:四个橡皮泥都沉下去了。

  生2:我还发现四个烧杯的水都上升……

  师:这位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学生讨论、回答。

  师:排开的水量有多少,怎么可以知道?

  生1:水面升高的水量,就是排开的水量。

  生2:可以观察烧杯的刻度,放入物体后的刻度减去量杯原有水的刻度就是物体排开的水量。

  师:(拿起烧杯)好方法!可是烧杯刻度不是很精确,有没有方法让数据更精确?

  生1:可以在烧杯外面贴上细密的刻度纸。

  生2:用黑色笔标出两次水的刻度,然后用尺子量出来。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读数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生:视线要跟水面持平。

  师:老师给每组同学准备了质量相等的橡皮泥,小组在记录本上讨论画出要改变的四种形状,然后把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实心形状,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和排开的水量,做好记录。都清楚了吗?如果刚才没有听清楚,没有关系,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份实验探究指南,在抽屉的1号信封里,你们可以边学边做。下面让我们开始动手,比一比,哪组的动作最快,做得最好,开始。

  (学生根据实验指导说明,以小组为单位实验)

  师:同学们做好了吗?

  生:好了。

  师:测量物体排开的水量的标准是:烧杯里的水没有溅出来,准确测量两次水量。如果你觉得你们的实验是成功的,请用掌声告诉我。(学生鼓掌)同学们边学边做,非常不错。不合标准的,也没有关系,等下有时间我们再重新再测一测。

  教学分析:教学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逐步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实验,建立严谨科学的研究,培养学生仔细、认真以及严谨观察的探究精神。

  三、比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师:我们有没有办法能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呢?

  学生分组讨论。

  生1:做成空心的。

  生2:可以做成船形的。

  师:非常好,我们可以选择做成空心或船形,按照刚刚老师说的标准,认真观察记录。同样,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份实验探究指南,在抽屉的2号信封里。实验结束时,注意整理实验的数据,整理研究结论,整理实验器材。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记录单上。)

  教学分析:实验探究指南上向孩子详细介绍实验目的、步骤、注意事项等,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引导学生严谨有序地进行实验研究,培养学生思维逐步朝概念建构的方向前进。

  师:下面我们来进行科学的探究现场会,请各组同学准备汇报你们的结果和发现。

  组A:(展台展示小组实验结果)这是我们小组的观察结果。我们发现实心的形状在水中都是沉的,空心的形状容易上浮。

  师: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有的沉入水中,有的浮在水面上,这是什么原因呢?

  组A:排开的水量发生了变化。

  师:哪种情况排开的水量比较大?

  组B:我们发现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较小,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较大。

  师:其他小组实验结果跟他们的一样吗?

  生:同意。

  师:橡皮泥浸入水的体积发生改变。

  师:用一句话总结一下今天的实验结论。

  生1:橡皮泥保持质量不变,改变了它浸入水中的体积,可以改变它的沉浮状态。

  生2: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大。

  师:科学家在完成一项科学研究之后,也常常会将他们的研究成果发布,与人交流,这样他们会发现很多原先实验的错误,不断进步。这就是学会分享,与人交流的好处了。

  师:橡皮泥排开的水量的多少跟什么有关系呢?

  生1:与小石子的重量有关系……

  生2:不对,应该与橡皮泥的体积有关系,因为是橡皮泥占据了水原有的位置……

  师:橡皮泥排开的水量跟浸入水中的体积是相等的。我们用掌声表扬这些同学。科学实验探究需要细心、耐心和善于总结,这样我们的学习能力才能有进一步的提高。

  教学分析:新概念的构建并不是一蹴而就,还需要通过合作学习方式去巩固,在中,让每个学生都可能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在交流中促使学生认识到原有认知的片面和不合理,从而促进新科学概念的构建。

 相关推荐
 热门文章
 文库大全
 作文推荐
CopyRight @2018  论文网 娱乐新闻  我爱答案网 www.zq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