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标要求:
知道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活动建议:观看《开天辟地》《建党伟业》等影片,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
二、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属于冀人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展开》,本课主要介绍了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五四运动的爆发,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时代。
三、教学目标:
依据课标中对课程性质: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的基本要求,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基本史实的掌握,初步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
(2)通过对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的探究,学会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逐步提高历史的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材、图片、文献材料、视频、歌曲等多种途径感知历史,掌握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基本史实。
(2)合作探究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初步掌握解释历史的方法,力求在表达自己的见解时能够言而有据,推论得当。
(3)经过思考、分析、综合、概括、比较等思维过程,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初步学会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2)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决定作用,坚定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依据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认识其历史意义;
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
知道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五、设计思路:
依据对课标的理解,本节教学设计以“民族复兴”为主线,设计为三个篇章:“民族之悲”“民族之愤”“民族之魂”。通过补充材料,突破五四运动的背景这个教学难点,设计为第一篇章 “民族之悲”;通过五四运动表达“民族之愤”,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为“民族之魂”,表明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核心。整个设计过程,始终以努力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通过时间轴、文献史料、视频、歌曲、对比、探究等学习方法的运用,努力培养学生时空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等核心素养。并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师生交流,努力创造和谐愉悦的历史课堂。
六、教学过程:(课时:一课时)(见附表)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