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注册 
   
答案网
  
 
 首页 | 语文答案 | 数学答案 | 英语答案 | 物理答案 | 化学答案 | 历史答案 | 政治答案 | 生物答案 | 地理答案 | 课后答案 | 日记大全 | 作文大全 | 句子大全 | 美文阅读
 栏目类别:答案大全

遣兴翻译赏析 遣兴阅读答案 作者杜甫

更新时间:2016/1/2 12:10:00  手机版

  《遣兴》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骥子好男儿,前年学语时。
  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
  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
  鹿门携不遂,雁足系难期。
  天地军麾满,山河战角悲。
  傥归免相失,见日敢辞迟。


  【前言】
  《遣兴》为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创作的排律诗(俗称长律)。此诗作于杜甫被俘,被迫远离亲人的时期,描写了作者在战争中的遭遇,抒发了对儿子的思念之情。


  【注释】
  ⑴遣兴(xìng):犹“遣意”,也就是以写诗来消遣之意
  ⑵骥子:杜甫儿子宗武的小名,这一年刚五岁
  ⑶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骥子三岁时)知道问家里来人来客的姓名,能背诵他父亲的诗。这是称赞骥子的颖悟
  ⑷渠:他,指骥子
  ⑸鹿门携不遂:意思是未能携全家一同避难。鹿门,山名,在襄阳(今属湖北)境内,汉江东岸。东汉末,天下大乱,庞德公携全家隐居于此。后成为隐居地的代称
  ⑹雁足系(jì)难期:意思是难以料定何时才能互通音信。雁足,事见《汉书·苏武传》,大意是,汉求苏武,匈奴单于诡言已死。汉使得密报,知武在某大泽中,于是声称:汉天子射上林苑中,得雁,足系帛书,知武所在。单于大惊,只好放还苏武
  ⑺天地军麾(huī)满,山河战角悲:形容全国各地都处于战乱之中。军麾,军旗
  ⑻傥(tǎng)归免相失,见日敢辞迟:倘若我能回去跟家人相聚,那就一定要争取早日见面,决不拖延。傥,通“倘”,如果。免相失,免于相互离散。迟,延迟


  【鉴赏】
  公元756年5月,安禄山叛军来势汹汹,潼关危在旦夕。杜甫至奉先(今陕西蒲城)携家北上避难,寄居鄜州(今陕西富县)羌村。7月,唐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杜甫只身前往,中途为叛军所俘,押至长安,从此与家人天各一方。这首《遣兴》大概作于被俘之后。
  此诗的怀念对象是儿子,慈爱之情溢乎全篇。这是一首排律(俗称长律),中间四联全是对仗。全诗可分三层:前两联回忆过去,写骥子两三岁时颖悟过人;中间两联写骥子此时的遭遇,因逢“世乱”,居无定所,又值父亲外出,音信全无,只能仰赖母亲的爱抚;最后两联写诗人想跟家人团聚的急切心情。这首诗先写过去是有深刻用意的。按作诗的时间来推算,骥子“学语时”当为公元755年,战乱还没有发生,可是谁也没有料想到就在这年的11月安禄山发动叛乱,战争波及广大地区,使千万个家庭流离失所。诗人先写骥子在先前的颖悟的表现,再写他在战争中的遭遇,就更能引起读者的同情。此外,从“怜渠小”“仰母慈”诸语中还能看出诗人因未能尽到自己的责任而深感内疚的心情。

 热点推荐:
 相关推荐
 网友关注
 热门推荐
CopyRight @2019   答案网免费下载答案 www.zqnf.com  岗位职责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