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在古代女子无才便是德
在古代,“女子无才便是德”,最早的出处应是东汉班昭的《女戒》(女四书之首,女子教育必读),其中有一句“妇德不必明才绝异也”,意思就是女人并不需杰出的才能彰显德行。只要做到义务和责任就能让人尊敬,但是随着后世女子地位不断降低,最终变成无才方有德的极端情况。
第一,女子她有才,但她不显露自己的才能,有其是在丈夫面前,她让丈夫来显露,他是阳性的。女子呢,她是阴性的,她是谦卑。有德能,她不轻易地显露,看上去就像无才一样,那是她的德行。这叫什么?www.Z qnf.com这叫妇德,谦卑之德。这是第一个意思。
第二,女子的天性就像大地一样,那么大地有什么特点呢?从地上我们拿起来一捧土,这捧土它是能吃啊还是能喝啊还是能穿啊?都不能。没有任何才华啊,最朴实的莫过于这捧土了。就像我们农村的那个老奶奶、老妈妈一样,朴实无华,每天就知道刷锅洗碗、料理家务、伺候老人、相夫教子。看上去,她好像没有任何特长,没有任何才华,女子无才呀。但是怎么样呢?恰恰是这捧土,我们吃的粮食、菜,我们穿的衣服,这是棉花啊,都是从地里面长出来的呀。说明什么呢?她没有才华,但是她能够让她的子孙、让她的丈夫变得非常有才华,她能养人。相夫教子,人家这一捧土朴实无华,长养的都是最有才华的栋梁呀。根源就是伟大的女性她的那个妇德啊,那是她的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