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注册 
   
答案网
  
 
 首页 | 语文答案 | 数学答案 | 英语答案 | 物理答案 | 化学答案 | 历史答案 | 政治答案 | 生物答案 | 地理答案 | 课后答案 | 日记大全 | 作文大全 | 句子大全 | 美文阅读
 栏目类别:答案大全

你知道国徽的故事吗

更新时间:2019/9/26 17:12:00  手机版

  你知道国徽的故事吗

  我国宪法第一百四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那么国徽是怎么来的呢?


  1949年7月1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委会第六小组在全国各大报纸上刊登了征求国旗、国徽图案以及国歌词谱的启事,并聘请了徐悲鸿、梁思成、艾青为国旗、国徽为评选委员会的顾问。在一个月之内就收到国徽图案九百多件,但是大家都不满意。

  毛泽东主席听到汇报后指示,既然国旗决定了,国徽是否可以慢一点再决定,所以在第一届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通过国歌、国旗、国都的时候,国徽尚未确定。当时决定由清华大学营建系和中央美术学院各成立一个小组来负责国徽的设计。

  为了赶在1950年国庆节时挂上新的国徽,两个小组夜以继日的工作,最后,清华大学营建系的方案被选中,成为最终的国徽图案。

  在这个方案中,国徽由国旗、天安门、齿轮和谷穗等组成,其中天安门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又是新中国成立时举行开国大典的地方,所以用天安门来代表新的民族精神,用齿轮、谷穗来代表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其中用绶带将两者连接起来代表工农联盟,用国旗上的五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大团结。所以整个国徽象征着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1950年6月18日,第一届全国政协第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以及对该图案的说明。此后,1954年、1975年和1978年宪法以及现行的1982年宪法都延续了这一规定。

 热点推荐:
 相关推荐
 网友关注
 热门推荐
CopyRight @2019   答案网免费下载答案 www.zqnf.com  岗位职责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