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代人写一篇作文都难得用一个修辞手法,但古代诗词人我太佩服了,一句话就有二个修辞手法,太让人惊叹了,我什么时候有这么厉害就好了。
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使用了两种修辞手法。“欲问行人去哪边”使用的是设问的修辞手法,“眉眼盈盈处”使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的意思是:想要问行人去哪里,行人回答说到山水交汇的地方。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作者用“眼波”“眉峰”分别形容“水”和“山”, 这样写的好处是景物有了灵动。
这首古诗是一首送别之作。题目当中的鲍浩然是本诗作者的朋友,而浙东则是有人要到达的地方。此诗上片写的是有人回到浙东的山水行程,而下片则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祝愿。
有两点突出的成就值得注意:一是构思别致。词人把送春与送别交织在一起来写,充分表现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春天的留恋;二是比喻新颖。词人以眼波和眉峰来比喻浙东的山山水水,仿佛这位美人正期待着他的到来,贴切、自然,富有真情实感。这首词,轻松活泼,比喻巧妙,耐人寻味,几句俏皮话,新而不俗,雅而不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