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人心不稳,国家也没有统一,经常靠打仗来争夺地盘,现在咱们中国解放了,中国也越来越强大了,科技也越来越发达,咱们一直往前赶,终有一天,中国会成为第一大强国。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意思是什么出自哪里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句话出自于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左传》是鲁国的左春秋在春秋末年修饰的一本书,名为《春秋左氏传》。
原文节选
公及诸侯朝王,遂从刘康公、成肃公会晋侯伐秦。成子受脤于社,不敬。刘子曰:“吾闻之,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是以有动作礼义威仪之则,以定命也。能者养以之福,不能者败以取祸。是故君子勤礼,小人尽力,勤礼莫如致敬,尽力莫如敦笃。敬在养神,笃在守业。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有执膰,戎有受脤,神之大节也。今成子惰,弃其命矣,其不反乎?”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一句话的意思是:一个国家最大的事情,只有两件,一件是祭祀,而一件是打仗。
凡是和这两件相关的人和物都非常的珍贵,是国家的重要资源之重。如果是用现代的观点看的话,就是国家的科学和宗教与军事能力很重要。
另一种说法是祭祀,是指礼仪教化。
国家大事主要是祀与戎,“祀”祭祀,是指礼仪教化。wwW.Zqnf.cOm“戎”军队、军事,是指对外征战。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第三子目军队、刑法与礼仪教化中的内容:“为了对外征战和对内镇压反抗,夏商西周国家都建立了强大的军队,制定了严酷的刑法。”“礼仪教化是配合暴力镇压,是统治人民的另一种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