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玫瑰与教育》有感二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读《玫瑰与教育》有感1
《玫瑰与教育》一书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____年2月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窦桂梅。本书为“大夏书系”丛书之一,分为四辑:清谈与忧患;在听说读写的背后;日本教育管窥;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
《玫瑰与教育》讲述了有关作者和教育的故事,记录着作者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为学生创设了广阔的心灵和精神空间,以自己的火点燃了学生,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关注和丰富情感世界的过程,成为智慧生成和人生态度、生活品质提升的过程。
读完窦桂梅的《玫瑰与教育》全书,掩卷沉思,这本书给我留下许多深刻的印象和感触。自序《我在成长,我在写》中告诉我们:要立足课堂并随时随地记录自己的心得。随时随地地记录,就意味着要随时随地地思考,思考我们的教育生活,思考我们的人生。我在课堂上经常奖励学生小红花,五角星等,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那墙壁上一串串小红花、一排排小红旗,对于那些榜上有名的孩子来说是荣耀的记录,对于那些榜上无名的孩子来说难看的记录。课堂学习不是竞技比赛,没有谁是失败者,每一个学生都是需要鼓励和抚慰的。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期待我们用温暖、公正的心去鼓励的孩子,我们没有权利用成人世界的胜败、积极或不积极之类的原则去约束他们和评价他们,相反,我们要做的是激起每一个学生对学习和未来的热情,激起他们对荣誉的尊重。
书中窦老师毫不吝啬地道出了颇含人生哲理。我们改变不了事情,就改变对这件事情的态度。是啊,再伟大的人物,历史也不能为你折腰,重要的是我们要摆正自己的位置,重在享受过程。“生命是一个括号,左边是出生,右边是死亡,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填括号。要学会享受这个过程无论是精彩还是糟糕。”窦老师的这句话说得多好!每一个人都有着独特的人生过程,有风景如画,也有的残页败笔;有繁花似锦,也有落叶纷飞;有春华秋实,也有杂草枯荣只要我们仔细品尝,品出它的意义,即便过程有些艰辛,即便其间会遭遇痛苦,我们就会感到不枉到世上走一遭。
我一直认为幸福只是一种感觉,一种源于每个人心底的一种暖暖的感觉!《玫瑰与教育》正如这本书的名字。我们会用捧着玫瑰的心做好教育,带着这种感觉幸福着。
读《玫瑰与教育》有感2
“读书,使精神高贵而丰富,亦使生命深刻而阔远;读书,让我们在有限的从教时间内,实现自身的无限。因而,读书,是我心灵的振翅;读书,是我精神的呼吸。然而读书需要精神凝气、沉思默想、反观回味—可是,谁能保证我阅读的时间?谁能给我飞翔的空间?”--《玫瑰与教育》
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不会进步的,一个不读书的老师又何以进步?那作为一个老师非要读与课本相关的书吗?与教育相关的书?答案显而非也。
我业余时间喜欢读书,读各类书,有关英语教学方面的原版专业书书籍,经久不衰的名著经典,文艺类各种书籍,有时也翻阅一下不同领域的书籍,让自己汲取不同方面的知识。不得不提自己陪着孩子看了不下七八百本的儿童书籍,谁又敢说成人不能从儿童书籍当中领悟一些人生的真谛?至少我们也可以和孩子一样从中获取无限的快乐。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阅读大量教育方面书籍,如《给新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完苏霍姆林斯基这些书,感慨经典终究是经典,高度概括并涵盖了教育的方方面面,也感慨当年苏霍姆林斯基所推行的教育也是我们现在应该追求的目标:让孩子更多地接触大自然,到大自然中学习一切知识,提倡孩子大量的阅读量。而反思目前教育,孩子整日沉浸在海量的作业练习中,业余时间大都花在电子产品上或参加各种培训班。这类经典看的越多,越会引起我对当下教育的思考。我们所期望培养的孩子是懂生活,热爱生活,享受世界,富有创造力的孩子,那就必然得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拥有足够的生活实践。
偶尔,我也会读读文艺类书籍和文学名著,会让简单的生活变得丰富,我们跟着书畅游人类文明史,体会人间百态。目前,我正在读木心的《文学回忆录》,读着书中精辟的语言和独到的见解,如同遇到了精神上的指导者和同行者。有更多的文学修养和滋润,我们的生活不会单调,我们的教学也不会枯燥,因为我们领略过丰富的世间百态。
作为一个妈妈,我也陪孩子读大量的儿童类书籍。儿子虽然才四岁,但他拥有的中英文书不少于七八百本,其中的书大多是世界各国的经典绘本,这些绘本充满着奇幻的想象,精美的画和简短的文字,真是给人美的享受。有些绘本浓缩了人生智慧,关于亲情,友情,世界的方方面面;有些绘本想象无限,天马行空,不走寻常路,打破常规思维。读着绘本,我又重新体验了回童年生活。
一个人所读的书,不应该局限于某一领域或某一类,我的业余无其他爱好,就读几本书,但从中获得的快乐,不可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