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免费注册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网论文频道
 
 网站首页 | 论文频道首页 | 小学语文论文 | 小学数学论文 | 小学英语论文 | 小学体育论文 | 小学音乐论文 | 小学美术论文 |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 | 小学科学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 初中数学论文 | 初中英语论文 | 初中历史论文 | 初中政治论文 | 初中物理论文 | 初中化学论文 | 初中生物论文 | 初中地理论文 | 初中体育论文 | 美术 | 品德
 高中语文论文 | 高中数学论文 | 高中英语论文 | 高中历史论文 | 高中政治论文 | 高中物理论文 | 高中化学论文 | 高中生物论文 | 高中地理论文 | 高中体育论文 | 美术 | 音乐
 栏目类别:论文发表网

浅谈初中生物课“经验共享”教学

更新时间:2017/2/4 19:54:00  浏览量:3124

  所谓“经验共享”,就是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让一些学生将他们对某些生物或生命现象特有的感性认识和特殊的经历体验讲出来,与其他同学共同共享,以便使其他同学获得间接的感性认识,从而为学生获得正确、牢固、生动的生物学知识服务。

  “经验共享”教学的意义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经验共享”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

  “经验共享”教学具有很强的普适性。现在大多数学校的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地方,例如我校学生超2/3都是来自外来工子弟,生源可以说是来自五湖四海。生源地域的多样性必定会带来学生个体经验的多样性。例如,在山区农村的学生对农作物比较熟悉,比较亲近大自然;在城市生活的学生对工业、服务业比较熟悉;在海边生活的学生可能对鱼类等水产生物比较了解;有些同学则直接来自养兔专业户,而有些同学则来自养蜂专业户等,这些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以及不同的兴趣爱好造成了学生的有关生物的感性知识存在着一定差异,这也为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进行“经验共享”教学提供了现实的基础。

  “经验共享”教学极大挑战了教师的传统教法。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封闭、静态的讲授过程为学生主动参与的开放、动态的教学。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体现了新课标对教师的要求。

  “经验共享”教学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变学生呆板消极的学习行为为主动的动手、动口、动脑的灵活学习过程。整个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

  “经验共享”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和学习热情。“经验共享”教学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发言讨论,对活跃课堂气氛,改善学生学习时的情感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对增进学生之间的了解与交往,培养合作互助的团队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

  “经验共享”教学的实施

  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个体的生活经验直观地转变为生物学经验

  在教学过程中,初中生物教师可以用实际生活例子来补充鲜活生物教学内容,例如可以把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熟悉、最容易理解的常识性知识补充到课堂教学中来,使学生所学的生物课上的理论知识与身边的实际有效地相结合起来。选取素材时,教师要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动植物、熟悉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应用性和直观性。如在讲“两栖类动物的生殖与发育”这一节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提出这样的问题:蝌蚪与青蛙是两种不同的生物吗?它们有什么联系?它们的生活环境?围绕这些问题,教师可以直接提问某些农村的学生,让学生直接说出蝌蚪与青蛙的生活环境,得出蝌蚪一定是在水中生活,而青蛙可以在陆地生活,之后让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更容易理解青蛙的变态发育过程及增强保护青蛙和保护大自然的环境意识。另外,教师借此可以让学生联想平时与青蛙一样的蟾蜍等。

  直观实践,构筑经验共享的桥梁

  在课堂上要加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比如学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到室外,让学生亲自观察大自然中的生物,体验不同类型绿色植物的异同,比如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木本与草本植物之间的异同;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区别等等;又如学习生物圈中的人时,教师就可以带学生们走进社区诊所,给学生们现场讲不同维生素的作用。又如:我在讲授八年级第六章《植物的蒸腾作用与植树造林》时,我先举一些有关蒸腾作的实例,然后提出“炎热的夏天为什么到树荫下有凉爽的感觉”找自己的生活的体验,并让他们解释这些现象,拓展了他们的视野。并让他们共同保持兴奋、渴求知识的状态,使知识变微观为宏观、抽象为形象,使学生从根本上摆脱了呆板性思维的束缚。同时,生物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比如可以利用每年的春游和秋游参观植物园、动物园、博物馆等,让学生多观察,多思考,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交流讨论、互动课堂,达到共享经验的目的

  在生物课堂里,学生之间的互助学习和合作交流,师生之间互动等尤为重要,这不仅能大大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态度,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还能在学生接受知识过程中,实现了经验差异互补、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甚至在师生、生生之间激烈的思维碰撞中实现了创新,在和其它学生进行学习交流的过程中实现了知识和思想的扬弃,甚至会得到情感的融合和交流。对于那些比较常见的经验,可采用小组讨论法。如在“近视的形成与预防”的教学时,可组织学生直接讨论,平时坐姿如何?读书写字环境如何?这些都是学生再熟悉不过的经验,进而就如何有效预防的措施再进行交流。又如,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师可以学生的早午餐食物为例,让各小组进行自由讨论再总结归类。学生通过表达与交流,可以学会与人相处合作,学会相互倾听,尊重和赞赏别人的观点,学会平等客观地看待每个小组的成果。

  创造一个积极健康、民主和谐的生物课堂教学的“小气候”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心态平和、良好愉悦,才能营造创新意识所需要的融洽、平和民主的氛围,这就要求教师做学生的开路先锋和引导者。如:我在讲授八年级第五章《植物的呼吸作用及其利用》中“大家谈”比较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和作用的区别和联系时,我先把他们分成六个小组,组织开展知识竞赛,放手让他们讨论交流“共享”,学生们争先恐后谈看法,滔滔不绝说遗漏,甚至争得面红耳赤,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很快同学们找到了答案,我也轻松的攻破了这个教学难点。

  “经验共享”教学时要注意的问题

  教师要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尤其我们学校的生源来自全国各地,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体验。教师更不仅要对学生一般性的成长环境、生活经历等有一个总体的把握,还要对个别学生特殊的成长环境和生活经历有大体了解。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生物科学素养。要亲身体验、观察各类生物科学实验,积累经验,这样才能做到和学生“经验共享”,尽量避免学生有的经验而老师没有。

  总之,学生的生活体验是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极其宝贵的教学信息资源,充分发掘、合理利用这些资源,使其在课堂教学中多向传递和相互交流,做到“经验共享”,更有利、更高效率整体提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保证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广东省佛山顺德区北滘镇碧江中学)

 与经验有关的初中生物论文
  • 暂无
 热点推荐
CopyRight @2018   论文发表最好的网站 www.zq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