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重有效的自主学习
新课程激励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自主参与,个性发展,还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自主学习就是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充分利用工具书、参考书和各种仪器进行学习的方法。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主动建构为特征的高品质的有效学习。 对于初中生在有限的课堂内全部让学生自己解决是不现实的。 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设计者、支持者和促进者。但有的教师过于相信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学的舞台全部交给学生,自己却由教学的“中心”走向教学的“边缘”,甚至退出教学舞台当“观众”。有的教师简单到只有一句话“自己看书或自习”。 在教学中教师用学案形式设计自主学习内容(问题链),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怎么学、采用什么形式、需要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等。 学生带着自学思考题读教材,独立思考,独立完成自学任务。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注意巡视,要关注每个组每个学生的自学状况,特别是学困生的自学状况,并及时了解检查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和共同存在的典型问题。在新编教材里可以参考“通过本节学习,你将知道:”里的问题设计自学问题链。但有的问题链问题太大,有些复杂、不全面,中差生很难把握。
因此,教师设计自学问题时应根据学习目标、基本知识点以及教科书内容排列顺序简单明了地提出,使中差生能够充分自学达到学习目标。
其实,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作用”,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自主学习中主体是学生,但教师对于指导问题的学习思路、学习方法必须进行精心的准备,在实施的过程中应予以及时有效的指导。另外,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学习的情境,建立学习的氛围,促进自主学习的开展,提高课堂效率。这一切说明教师绝不是观望者,而是最直接的参与者。而决不能认为,开展自主学习是“忙了学生,闲了教师”。
二、注重有效探究性学习
(一)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根据编写的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科学探究活动和观察与思考,如实验调查、探究活动、模拟制作、演示实验、课外实践等。如果我们教师能够充分利用教材中编排的这些探究活动,我想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会有很大的帮助。
(二)精心设计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学生由过去从学科的概念、规律的开始学习的方式变为学生通过各种事实来发现概念和规律的方式,教师在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中是一个帮助者的角色,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各种学习素材,设计各种教学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而学习素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第一,从生活中提取素材。生活中处处涉及生物学知识,教师可以运用真实的生活情景创设教学情景。特别是初中生物学教学,更应联系日常生活,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生物学知识的重要性。第二,从生物实验中提取素材。生物教学离不开实验,生物实验是生物教学设置情景的有利因素,利用实验可以设置许多生动、有趣的情景。
(三)充分利用资源,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教学中,要把发展学生的思维放在突出的位置,以优化其智能结构。“思者,疑之端。”教师应引导学生就生活、教材等各种资源进行质疑。如生活中有句俗语,“大树底下好乘凉”,有科学依据吗?就这问题,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分析和综合,从而得出结论:一是植物的蒸腾作用带走热能,使大树底下的空气比较凉爽;二是植物白天的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产生较多的氧气,人在大树底下感到空气清新;三是大树枝繁叶茂,可以挡住部分阳光照射和空气中的一些灰尘。
总之,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营造氛围,唤醒学生的探究意识,指导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实践活动的能力。因为只有从实践活动中获取得知识,学生才容易理解和记忆,才更容易被应用到实践中,而学生学习并掌握技能的最有效途径就是让他们在实践中运用技能。
三、重视有效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背景下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 它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不仅可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还可以通过学生间的有效沟通与交往,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这种学习方式已被教师广泛采用。然而有的教师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时偏重形式,做无用功的甚多。有的甚至把合作讨论当作教学活动中的惟一形式,也不管有无合作、讨论的必要,让学生交流、讨论,一堂课下来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收效甚微。甚至有的教师让学生合作学习,却没有给学生留足时间,看到一两小组的结果就匆匆“收网”,其实,这时学生还没有进入合作的状态。合作学习中出现的另一个问题是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其他人的意见和想法。有的教师甚至变成了代言人,自问自答,学生成了陪衬,更多时候只是个听众。
如何避免以上问题的出现呢?笔者认为,教师应当明确实施合作是一个有条件的,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要预设“独立思考”—“观点碰撞”—“交流评价”—“成果汇报”的步骤,教师要深入了解各小组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识的进程,发挥良好的教学导向作用。最后教师让各小组发表意见,可以把具有代表性的一组意见作为靶子,让大家发表见解。这样,在争论中学生就容易发现差异,在思维碰撞中加深认识,发挥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使之在课堂中真正发挥作用,而不是做形式,走过场。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要进行合作学习,当遇到学习内容较多,单凭个人的努力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或操作难度较大时一个人难以解决学习任务时就可以进行合作学习。
总之,随着新课程与时俱进地深入展开,如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创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已成为每一位生物教师教学研究的中心,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学习研究,执着大胆的实踐,科学规范的总结而不断提升,就一定能够取得实效,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