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师生合作学习对初中美术教学的意义,然后对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展师生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总结了初中美术教学中师生合作学习的构建对策,以供广大读者参考。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师生合作学习;师生关系
一、师生合作学习对初中美术教学的意义
初中美术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目的在于培养初中生的道德情操,开阔学生眼界,从美术层面认识到真善美,具有自身独有的特点,
而这种独特性也要求初中美术教学注重师生互动,开展师生合作学习,从而提升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优化教师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目标。其次,初中美术师生合作学习对学生发展也有着很大意义,有利于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提升情感和价值观。最后,初中美术师生合作学习对教师教学水平提高也会起到促进作用,因为通过师生互动,能够让教师考虑更加广泛的疑难问题,引发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思考,弥补教学中的不足,提高教学业务水平。
二、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展师生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初中美术教学在开展师生合作学习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提高学生参与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弥补了初中美术教学在硬件设施方面的不足,学生数学成绩也相对有所提升,但是与预期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详细来说主要包括:第一,教师互动意识模糊,通过对初中美术教师的访谈可以发现,很多教师对课堂师生合作学习理解还存在模糊,局限于师生的一问一答,而这种互动对调动学生积极性非常有限,学生依然处于被控制者的角色,没有进行科学的师生互动,也没有建立互相尊重的关系,通过师生合作学习构建知识只是一种理想。第二,师生言语互动存在表象性互动,不少教师还存在师道尊严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不尊重学生的人格,甚至直接否定学生的观点,导致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受挫,不利于教学的正常进行;而通过大量调查可以发现,轻松、和谐的氛围能够消除学生的学习心理障碍,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所以更需要师生之间建立平等关系,进行真实性的互动。第三,教师利用非言语行为引导学生互动明显不足,非语言就是教师的肢体语言和辅助语言,包括说话的音调、音量、手势、眼神等,由于小学生绘画水平有限,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时并没有过多关注非语言方面的引导,经常无法控制自己的非语言行为,将自己的个人感情随意流露在脸上,从而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造成师生之间的不和谐因素产生。
三、初中美术教学中师生合作学习的构建对策
(一)从构建师生主体角度来分析
1.尊重和理解
要构建比较和谐的师生合作学习关系就需要双方相互尊重和理解。
首先,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主要包括在:第一,尊重学生的意见,承认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与他们保持平等的对话交流,肯定他们提出的相关意见,并鼓励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第二,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能随意辱骂学生,以合适的身份与学生保持沟通,关心和关注他们,并积极在思想、情感和态度方面引导他们。
其次,学生更应该尊重教师,这也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学生尊重教师就是理解和信任教师,能够将教师当作朋友,主动与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进行交流,这种尊重行为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能够促进他们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有利于和谐师生合作模式的构建。
最后,相互理解是教育的基础,也是优化师生合作模式的前提。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包括思想感情、学习等方面的理解,师生应该互换角色,站住对方立场上来思考各种问题,从而能够接纳对方,双方共同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2.师生自律
首先,从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方面来分析:第一,教师应该树立百年树人的理念,认识到提高自己知识水平对传承文明的重要性,特别是在信息网络化时代,要想在学生中维持相应的权威,就需要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第二,教师还应该培养高尚师德,需要在人格上具备相应的感召力,这也是赢得学生信任和尊重的重要基础。人格是一个人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反映,会直接影响师生合作模式,所以教师应该利用自己高尚的师德来关心、爱护学生,赢得学生的欣赏。
其次,从学生自身的提升方面来分析:第一,学生应该从思想和行动上强化尊师的意识,认识到教师在人类文明传承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师范学校的学生更应该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在课堂内外尊重老师,真诚与老师交流。第二,学生应该加强与教师交流的主动性,因为师生比例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所以学生应该从提升自身开始,主动提出与教师交流互动的机会,认识到与教师交流并不是找教师麻烦,而是在思想上信任教师,与教师能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从而在师生之间建立合作共享、真诚有爱的关系。
(二)从构建师生交往角度来分析
1.加强师生的对话和互动
师生合作模式不是实现各自目的的手段关系,而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构建师生合作模式是教师内在魅力被学生认可的过程,所以教师应该将以往那种命令式管理方式转变为民主式管理方式,让学生能够共同决策和分享。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要积极发挥主动性,加强互动式学习,比如在课堂上采用自由讨论、启发研究等方式的教学方法,促进师生双方在思想上的沟通,从而实现增加双方友谊的目的。
2.拓宽师生交往途径
师生合作模式出现冷漠并不是由于师生缺少交流的意愿,而主要是因为双方并没有交流的机会,所以应该从制度上建立相应的交往途径。目前我国部分建立了本科生导师制、师生对话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这些模式在有关研究中在师生合作模式方面都表现出了良好的效果。本科生导师制能够促进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与教师交流,听取教师作为一个“过来人”在这些方面的经验。而师生对话式教学则增加了教师和学生之间在课堂中思想碰撞、相互交流的机会,也让教师多听取学生的想法,思学生所思,切实地清楚学生想学什么,从而不断变化自己教学的内容,以更好地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
3.增强师生情感交流
真正构建和谐的师生合作模式,增强二者之间的情感交流是必然选择,也是应对功利化师生合作模式的重要途径。教师和学生之间不仅需要知识文化交流,更需要思想和情感的碰撞,让学生更加信任教师,这样也能够让文化知识传播变得更流畅。上文提到的导师制、师生对话式教学等途径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是增强师生情感交流的重要途径。因此改善目前扩招背景下的教师不认识学生、学生不熟悉教师的这些困境,增强师生在情感上的交流,成为了促进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切入点。
参考文献:
[1]黄丽丽.初中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研究[J].美与时代(中),2015,12:99-100.
[2]王珞玲.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6,04:116.
[3]徐光丽.合作学习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01:160.
[4]曲怀君.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展师生合作学习的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