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完善,高中政治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其教学如何才能更加顺利地推进,使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都能得到有效提高,成为当前政治教学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实践活动
随着高中教学理论的不断完善,高中政治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其教学内容以及方法还有教学手段等等都在全面更新,但是很多教师发现学生对于政治的学习还是停留在以前的认知层面上,以为政治学习只要背诵就能考高分,于是学生在课下很少拿出时间进行政治学习,都是上课的时候背诵或者利用早自习时间进行记忆,导致政治学习难以得到明显的提高,甚至很多学生即使背下来也难以完全理解和运用。以下,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总结,针对相关问题谈几点意见,我认为教师想要顺利推进高中政治的教学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教师如果完全依照课本的定义开展政治教学就会十分枯燥无味,因为课本上只有关于一些基本政治概念的定义和解释,而没有相关的辅助理解的内容,虽然教师偶尔会有举例但是学生的兴趣也不高。所以教师要关注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发展,在吸引学生兴趣的同时促进其对于政治知识的深入理解。
第一,教师丰富教学内容,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政治的教学内容实际上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经验十分契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来进行教学,把学生的经历加入教学内容里面,能够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快速理解。例如,在学习货币的本质的时候,货币究竟有没有价值这个问题学生很难理解,但是教师根据学生生活经验来讲解就能很好促进学生的理解。人民币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只是作为流通手段来进行交换,而学生之所以会存在疑问主要是因为对于价值的理解不够明确,物体有没有价值是由物体本身多凝聚的劳动力所决定的,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并没有价值,所以教师应该以此为出发点来进行教学内容,从而实现学生的快速理解,减小理解难度。
第二,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教师也要注意必须结合紧密。因为高中政治教学本身分为几个大的模块,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哲学生活等,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各个模块之间的结合,以及内容之间的互相融合。例如有的经济问题就可以体现出哲学现象,教师要注意内容之间的联系和融会贯通,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形象。
第三,教学内容还需要进行有效的设计。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问题设置,问题一定要实现足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冲动,让学生充满好奇,自觉进行问题的探究。例如,在学习我国政体形式与西方三权分立的整体形式之间的比较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单独进行分析,你觉得我国的整体制度有什么好处?然后再思考西方三权分立的弊端,这样再进行比较,把一个问题分解成循序渐进的两个问题来开展学生的思维就更容易理解。总之,在教学内容上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设计和安排,尽可能为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堂教学。
其次,高中政治的教学方式也直接对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产生影响,如果教师还是按照以前的教学方式,一节课下来都是以自己为中心,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只会阻碍学生政治学习的主动性发展。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主体发展的强烈需求,如果教师还是按照自己的教学方式来进行被动的课堂开展的话,学生是难以实现主动学习政治知识的,所以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中心地位。这需要教师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多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注重启发的作用,另一方面,教师要多把时间交给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才会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从而促进学生自觉思考政治问题,提高其独立分析政治现象的能力。
教学方式的转变还需要教师开展多样的教学方式。例如改变传统“我讲你学”的教学形式,教师可以走下讲台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针对某一个重点的政治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热烈的讨论,学生畅所欲言,之后教师进行指导和讲解,从而使课堂开展方式更加多样化。例如,教师就开展互动教学,使小组内部有效合作,小组之间进行竞争,教师随时了解小组的讨论结果和方向,给出适当的指导,提高学习的质量,同时也激发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发展。
此外,想要顺利推进高中政治教学,除了以上几个方面教师还需要及时更新教学手段,采取最新的教学手段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为开展有趣的政治教学做准备。教学手段有很多种,但是随着教学设备的完善和更新,很多教学内容都能直接通过多媒体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这种教学手段不仅能更加系统地为学生讲解知识,而且还可以加入很多学生感兴趣的因素,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通过图片或者视频来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其能够加深印象。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学案的形式来开展政治教学,因为有的时候教师制作课件的时间很紧张,而如果内容太多,多媒体难以简要呈现出来,而这个时候就可以借助于学案来为学生清晰明确的展示出重点的知识解析或者题目,从而加快教学速度,同时纸质版的教学工具和资料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及时复习,这样教师的教学就能轻松很多。
最后,高中政治教学还需要开展实践活动,因为政治教学本身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关系密切,不可能脱离学生的实践生活而独立存在,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实践活动来促进学生对于政治概念的理解,整体提高其政治素养,为其今后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支撑。实践活动需要教师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第一,校园实践活动,学校和教师积极配合开展一些植树节或者献爱心活动,在实践中促进学生道德情操的发展,实现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发展。第二,学校也要尽可能每学期组织学生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到社会公共服务场所为社会义务劳动或者到一些专门的场所义务服务等等,在实践中学生和社会上的人进行沟通交流,发现人生的价值所在,对于生活和学习产生新的看法,对其自身的政治学习极为有利。第三,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政治学术论坛,了解最新的政治发展动态和研究观点,从而开阔学生的政治学习视野,为其今后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总之,实践活动需要学生综合运用自身的所学,在实践中进行内化,加深对一些问题的理解,从而产生更多的学习需求。
通过以上几点的简要论述,我发现高中政治教学需要教师自身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入关于社会现实发展动态的关注,促进学生政治意识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