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免费注册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网论文频道
 
 网站首页 | 论文频道首页 | 小学语文论文 | 小学数学论文 | 小学英语论文 | 小学体育论文 | 小学音乐论文 | 小学美术论文 |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 | 小学科学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 初中数学论文 | 初中英语论文 | 初中历史论文 | 初中政治论文 | 初中物理论文 | 初中化学论文 | 初中生物论文 | 初中地理论文 | 初中体育论文 | 美术 | 品德
 高中语文论文 | 高中数学论文 | 高中英语论文 | 高中历史论文 | 高中政治论文 | 高中物理论文 | 高中化学论文 | 高中生物论文 | 高中地理论文 | 高中体育论文 | 美术 | 音乐
 栏目类别:论文发表网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学的特点与策略

更新时间:2017/2/12 10:20:00  浏览量:3968

  【摘 要】传统的物理教学以传授物理知识为主,而新课程除了重视物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外,同时重视对学生的探索兴趣与能力、良好思维习惯与创新意识等的培养,即物理教学应从强调获取物理知识内容向理解物理过程转变,从单纯强调知识积累向探求知识转变。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物理;策略

  在新的课程体系之下新课程方案对普通高中的性质、任务和培养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对普通高中的课程结构及其价值取向进行了整合和调整;各学科课程标准取代了沿用多年的教学大纲;按照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学科课程标准编写的实验教材如鲜花竞放,令人耳目一新。

  1、改变单纯知识传承的倾向根据“三维”课程目标设计教学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高中物理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体现了课程的学科性质,反映了课程的价值取向融合了课程的核心理念。

  数教科书都是以知识为线索来规划全书的,章节的设置大都按知识体系编排而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很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知识上。其实以知识为线索展开教学并不排斥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视,它们需要以知识为载体,同时又融于知识之中。在同一阶段教学中,三个维度是有机融合的,不存在那个为主那个为辅的问题。现在我们以万有引力定律这个知识点的教学为例来加以说明。

  1 .1以前的教学大纲对该知识点的教学要求是这样的:“万有引力定律(理解);人造地球卫星(知道);宇宙速度(知道)”。新的课程标准对该知识点的教学要求则作了这样的表述:“(l)通过有关事实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知道万有引力定律。认识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重要意义,体会科学定律对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作用。(2)会计算人造卫星的环绕速度知道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由此可见,新、旧课程对同一知识点的教学要求是有区别的。

  1.2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我们在进行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时对其具体的教学目标做了如下细化分析:

  【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开普勒三定律的内容;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知道人造卫星的发射原理会计算人造卫星的环绕速度;知道宇宙第二、第三速度。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有关事实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了解观察在发现行星运动规律中的作用;认识卡文迪许实验的重要性,了解将直接测量转化为间接测量这一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方法;通过对万有引力定律在探索未知天体中的作用的认识,体会科学定律和科学探究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略宇宙的神奇与和谐,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和对物理知识的求知欲;了解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历程,学习科学家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坚持真理、勇于创新、不怕牺牲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了解经典力学的发展历程和伟大成就,体会经典力学创立的价值和意义;关心国内外航天航空事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培养将科学技术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1.3为了达成这一知识点的“三维”教学目标,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教学策略:

  (l)我们让学生在课前收集一些有关人类对天体运动探索的数据进行交流,在此基础上直接呈现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对于开普勒第三定律,主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信息窗”中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有关资料归纳总结出第三定律的内容。

  (2)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教学既可以由教师直接向学生介绍它的内容、公式、各物理量的含义以及定律的适用条件,也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利用教材中“拓展一步”栏目的内容,引导学生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和开普勒定律对万有引力定律进行简单的推导。

  (3)鉴于万有引力常量的测定在物理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教材对卡文迪许扭秤实验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卡文迪许扭秤实验不仅测定了引力常量的数值,而且也使万有引力定律得到直接的验证,同时对以后相关教学内容也有帮助。关于卡文迪许扭秤实验的原理和巧妙构思应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交流讨论中完成发现和认识过程。如可以讨论:①倒“T”形架是长些好还是短些好?②平面镜的作用是什么?标尺与平面镜的距离是远些好还是近些好?③为什么要用石英丝?④你知道做扭秤实验的实验室有多大吗?为什么卡文迪许实验室要那么大?⑤请你概括出卡文迪许扭秤实验应用了哪些巧妙的方法。由此让学生经历一个科学探究中实验设计的过程,体会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意义。

  2、改变过分强调接受学习的倾向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为了给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创造条件,新课程教科书普遍改变了教材的呈现方式,现将该实验教材已付诸使用的8个模块的栏目设置(不含“例题”、“作业”、“请提问”、“我的收获和体会”等)进行统计。

  面对新课程对学习方式提出的要求和教材呈现方式的变化,我们采取的教学策略是:

  2.1摒弃过分强调接受式学习和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栏目,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真正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样虽然教师讲得少了,但工作量不是小了而是大了,教师既要精心设计教学程序,还要考虑可能随时出现的问题。

  2.2在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作为内容标准被列入其中,可见科学探究在新课程实施中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从教材内容中挖掘出许多科学探究要素,引导学生展开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科学探究活动。当然,并非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个教学过程都要以探究的方式进行,也并非每一个探究活动都要全面体现科学探究的所有要素。

  3、改变过分强调统一要求提倡因材施教

  高中物理课程不同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它不仅应考虑到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而且还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潜能和今后的职业需求,为学生提供选择的空间,促进学生自主地、有个性地发展。在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学贯彻因材施教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3.1高中物理课程除物理1和物理2两个共同必修模块外,将其余10个模块划分为3个系列。选修系列1突出物理学的人文特色,注重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社会科学以及人文学科的融合,强调物理学对人类文明的影响;选修系列2侧重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展示物理学,强调物理学与技术的结合,着重体现物理学的应用性、实践性;选修系列3侧重让学生较全面地学习物理学的基本内容,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较为深入地认识物理学在技术中的应用以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完成必修学分的学习后,学生可以根据学习兴趣、发展潜能和今后的职业需求选学有关内容。

  3.2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些知识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一步到位,我们只能采取分步实施、区别对待的策略加以解决。

  例如变压器,在我们以前的教学中总要讲变压器的互感现象。但是由于高中物理教学讲变压器时不区分空载运行和负载运行,不涉及原、副线圈的电压平衡关系和磁通势平衡方程,也不涉及变压器的相量图,尽管互感现象是变压器工作的基础,也没有必要和不可能讲清原、副线圈的互感现象。

 与新课程有关的高中物理论文
 热点推荐
CopyRight @2018   论文发表最好的网站 www.zq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