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化学是一门源自于人们日常生活,并且为生活服务的一门学科,那么生活中的各种事例也便成了化学教学中有用的素材资源。化学教师要想在化学课堂中有效的实施情境教学,就一定要学会将化学生活化,将生活带入化学。也就是说要将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作为化学教学的情境,使学生更容易了解化学课堂中的知识要点,激发学习兴趣,增强理解记忆。
关键词:情境教学;高中化学
情境教学是以培养学习兴趣为前提,引起学生好奇心、调动学生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教学方式。所以,在目前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化学课堂效率低下的背景下,广大高中化学教师必须对情境教学给予高度重视,并进行科学、合理的运用,使当前高中化学教学现状得以改善。
一、情境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化学是高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但也是教学工作开展的难点。对于该门学科来说,应用情境教学具有必要性与重要性。实践表明,情境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取得的效果较为明显。可以说,情境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情境教学具有调节课堂气氛的效果。高中化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调节课堂气氛,这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通常情况下,高中化学教师如果应用情境教学法,需要结合课堂与教学的实际情况,将时间段与使用对象区别开。其实简单来说情境有着物质情境与心理情境两种。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无论使用何种情境,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化学教学的发展。其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化学课堂教学是高中化学教学的主要场地,同时也是情境教学展开的主体。情境教学通常是在课堂内完成的。情境教学活动的开展对简化课堂程序与形式,增强课堂学习的趣味性具有一定作用,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如,课堂小游戏就能调动学生的热情,强化学生学习信心。因此,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来说,情境教学可以体现出优越性。
二、利用学生实际,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本身与我们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环境资源、医疗卫生、材料科学、生命科学无不涉及化学知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了“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所以,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将其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为学生创设一种生活化教学情境,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意义,进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利用学生好奇心,设置悬念,进行生活情境引入
学生时代的好奇心是特别强的,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设置悬念,进行生活情境的引入,从而引起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并且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思考。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特别重要的教学手段,化学试验中的各种实验器材、试剂、实验的操作过程、实验出现的现象以及实验的结果对学生都有很大的吸引力。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应该注重化学中的实验教学,精心的去准备实验的设计。利用化学实验操作,使学生真实的去体验化学情境,从而使学生在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过程、现象和结果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说在学习“浓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时,告诉学生可用铝槽车或铁槽车装运浓硫酸或浓硝酸,这是因为浓硫酸和浓硝酸常温下可使铁(铝发生钝化,在铁(铝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从而阻止内部金属继续与酸反应,这一简单的事例让学生产生对初中所学稀硫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这一性质的质疑,激发他们去学习浓硫酸(浓硝酸的化学性质———强氧化性。这时再引导学生做相关的化学实验,更有助于学生对实验知识的掌握和理解。通过生活情境,学生就会积极的去思考生活中的化学问题,那么也就容易实现教师的教学目的。
四、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生活中处处涉及化学,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及其所形成的一些思维观念必然会带入化学课堂。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教学情境,一方面调整课堂的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化学与生活、生产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感受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例,进行Na2CO3的性质教学。情境设计:厨房里为什么用热的纯碱溶液来洗涤油污。这类情境创设其目的主要是解决对某类知识(概念、理论、方法)的同化,通俗易懂的生活知识成为新知识的“最近发展区”,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四、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来创设情境
例,介绍盐的酸碱性的教学片段时,还可以用新旧知识的联系作为教学情境。情境设计:一起来回顾以前的一些知识,酸是显酸性的,碱是显碱性的,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分组讨论后,汇报各组的看法:那么盐的酸碱性又如何呢?生1:盐是显中性。生2:盐部分显酸性,部分显碱性。生3:盐既能显酸性,又能显碱性。生4:盐部分能显酸性如AlCl3,部分显中性如NaCl,还有一部分是显碱性的如NaCO3。让学生从旧知识引入,通过交流,增强合作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从学生的回答中发现答案是五花八门的,这时候学生就会产生认知的冲突,教师就可以捕捉这个信息:到底哪些同学的看法是正确的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大家能否设计实验来验证呢?这样不仅很好地捕捉了这个生成资源,也为后面的生成打下基础。而这类生成的因素有些是教师意料之中的,但更多的是偶然。这就要求让这些信息成为在学习活动中有利于学习者进一步建构的生动情境。
情境是在生活中产生的,而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教师一定要学会通过设置多种情境,丰富学生化学学习内容,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化学课堂中的情境教学,可以通过教材与生活的结合,选择生活中的各种化学现象,设置化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和水平,进而实现新课改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赵静.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评价[J].科技创新导报,2013,(7).
[2]游强.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