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也是学生普遍感到难学的学科之一。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适当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使抽象的理论概念形象化;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优化和模拟实验,提高实验能力;突破学习的时间、空间局限。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化学;多媒体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而且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教育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就必须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但由于高中化学具有“繁,难,乱”的特点,所以不少同学对学习高中化学感到困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合理地运用电脑网络、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现就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抽象的理论概念形象化
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运用声音、文字、图像、动画等生动鲜明的特征来调动学生的感官,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尤其是当今网络时代信息技术发达,很多的新鲜资讯和知识给了我们更多的选择机会。经过教师对选材的加工,可以更加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既有丰富的信息量,也保证了课堂的质量,实现课堂的优化组合。例如:必修2中《化学键》的教学中,离子键的含义,形成条件以及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比较抽象,学生掌握起来有些困难。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通过演示“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在黑板上运用核外电子排布的知识和化学键知识分析氯化钠的形成过程,这种展示的方法很难让学生理解和接受。这种情况下我们利用Flash动画将钠原子、氯原子的化合过程展示出来,起初的钠原子、氯原子自动相遇后在一定条件下,钠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转移到氯原子最外层电子层上,融入并绕氯原子核运转,同时显示出负电性,此时,钠原子最外电子层消失,使次外层变成了最外层,同时显示出正电性,在静电作用下,两离子相互作用形成NaCl。通过这些使看不见的反应过程变成了生动有趣的化学过程,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提高教学效果。将一些抽象的理论、复杂的变化过程和运动形式,以内容生动、图像逼真、声音动听的教学信息展现在学生面前,加深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和认识,这样教学便于引导学生探索事物的本质和联系。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化学教学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教材中的动画、图像、解说、文字、音乐等多种信息,使学生观其境、闻其声、耳目一新、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首先,多媒体在课前知识引入方面,给教学带来了不少助力,有利于教师成功的开启一堂课程,吸引学生的注意。例如:在教学《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这一课时,播放瓦斯爆炸事故的新闻视频,以及全国各地矿难事故的图片展示,让学生初步了解甲烷的同时,引发学生思考,简要的概括出甲烷的性质,印象深刻。其次,在创设情境一环,多媒体教学也同样非常有効。 例如:在《硫和氮的氧化物》中二氧化硫的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播放当天的空气质量日报的形式引出问题,同时通过动画短片了解酸雨的成因及危害。这样的教学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好,自然也就提高了教学的质量。总之,多媒体在丰富课堂,增加趣味上起了一定的作用,让学生更加愉悦的上课。多媒体利用视、听、说向学生提供声、像、图、文等综合信息,为多种感官的刺激提供了若干个兴奋点,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保持,它的信息组织方式与人类长期记忆结构相似,减少了记忆信息和加工转换的过程。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和模拟实验,提高实验能力
化学实验教学,可促使学生知识内化,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实验精神。现代信息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方面有着传统教学方法所不及的优势:有相当一部分化学实验,无法在课堂上直接演示,学起来比较抽象,学生既要理解课本中的文字说明,又要发挥想象力,有时也不易弄清反应原理。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这些抽象复杂不易弄清的内容制作成课件,在屏幕上进行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动静结合,在短时间内从多角度、多层面展示化学反应流程。使知识由抽象变成形象,使学生易懂易掌握。例如:氯气、一氧化碳的毒性是无法让学生感知的,这时可借助电脑设计三维动画片展现小老鼠中毒死亡过程,展示中毒现象的原理,使学生获得直接的感知。还有对于一些化工生产过程,如石油的炼制、钢铁冶炼、合成氨、纯碱的生产等,学生大多数未见过,缺乏感性认识,用多媒体计算机在屏幕上进行宏观缩小、动静结合、形象逼真地表现出一步步生产过程,对各个环节也可重复演示或局部放缩。
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突破学习的时间、空间局限
“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发展高中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是新课程理念要求,运用多媒体网络可以缩短时空距离,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联系,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形成相互帮助、相互合作的优良品质。当前互联网技术非常发达,人们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E-mail、QQ、微信等是当下比较常用的交流工具。QQ和微信很多学生和老师都会使用,特别是现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有很多有关化学学习的公众号,如“高中化学”、“高中化学园”、“生活中的化学”等,都向我们提供高质量的高中化学学科免费资源以及当前热门的微课、翻转课堂等。这些网络教育资源扩展了化学课堂的时空范围,从广泛意义上讲,化学课堂不仅仅是几十分钟,只要连接网络,化学课堂就可以是随时的,在一定程度上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扩大直观视野,充实直观内容,强化直观效果,丰富感知材料。还有现在很多学校都开通有“人人通”云教学平台,如果学生有疑难问题或是有好的想法都可以通过云教学平台与老师或者同学进行相应的沟通。
总之,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适当利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突破重点和难点,解决演示实验中的不足,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丰富课堂教学的模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牛海娜,邢 芸.对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再认识[J].成功(教育),2011年04期.
[2] 曹桂云.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2011(5).
[3] 宋心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化学2(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 车 颖.浅谈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与误区.软件:电子版,2015(5):2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