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化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化学在职业高中学段仍然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职高的化学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使得原本基础知识较差的很多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缺失主动探究和创新的动力,有些学生甚至失去了学习化学的兴趣,以致严重的影响了化学教学的质量。为了实现化学教学的目标,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作为化学教师针对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必须提出相应对策,进行有效教学。这需要教师积极探索、实践,"拿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发展特点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让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中获取、体验、应用知识,提高化学科学素养。
关键词:职业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
然而,如何实施好职业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呢?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职业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有效性的策略和方法,以供同行参考。
1.做好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
由于初中化学知识主要是常识性的基础介绍,它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而职业高中化学知识相对来说系统性和逻辑性较强,理论性知识的比重也较大。如氧化还原反应,在初中只从得失氧角度介绍,而高中化学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的转移的观点系统地浅析了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对于初中化学中的重要内容,与高中化学密切相关的知识内容,可以集中两周的时间来复习,而一些有关内容,可以穿插安排到高中化学的授课当中。
2.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有句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努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教师采用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特点的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培养学生化学学习兴趣。
(1)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已经作出的巨大贡献以及它在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学生体会学好化学知识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的价值,并乐于学习。如讲解化学在尖端科技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讲述侯德榜发明制碱法等化学发展史来激发学生为祖国富强而发奋学习的动机,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对概念性强的知识,一定要字斟句酌,有所侧重,切勿模棱两可,结论似是而非,要完全符合科学知识。
(2)从实验人手,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特别是中学教育阶段的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不仅要求教师演示实验,还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如在讲述铁盐和亚铁盐时,趣味实验中提到铁盐溶液遇到硫氰化钾溶液会变成红色,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蘸上铁盐溶液画出一幅图画,再让另一同学来喷硫氰化钾溶液,这样让学生在动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3.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职高化学当中多方面涉及化学的物质结构、化学反应以及不同类型的化学试验等,学生在理解的过程当中确实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则能够较好的处理这样一些问题,将一些静态的转变为动态的,将迅速的转变为缓慢甚至是定格的,使得学生能够清楚直观的看到化学当中涉及到的各个内容的本质,并基于此来进行思考和理解。这样的应用实例在职高化学教学当中实际上是体现的比较多的,如氢原子当中电子围绕原子核转动这一过程,通过动画展示以后,学生就能够相当清楚直白的体会到,原子核周边的黑点并不是每个黑点都代表一个电子,而是体现电子运动随机性的一种表现方式而已。总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就是希望化学教学的过程更加直观生动,在加强学生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时来轻松突破职高化学教学当中的难点。
4."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能力
众所周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将"实验"与"探究"联系在一起,构成一种教学模式则是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对实验教学功能的再认识,再开发。通过实验不断发现新问题,或通过实验去验证自己的理论假设,从中获取新知识,体验科学的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研究习惯,培育出科学的精神和态度,这就是"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目标。
例如:我在讲述"稀硝酸与铜片反应"的实验时,"出人意料"地指导学生先加入少量碳酸钠,再加入铜片,通过操作的"反常"去激发学生思考原因(C02保护NO不被氧化);又如学习原电池知识后,可布置一个课外作业;利用生活中的某些物品自制简易原电池(如自制水果电池)。这套装置可以参考教材的设计,但不能与教材完全相同,学生完成后,再组织学生一起分析、讨论、比较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优缺点等,对好的方案特别是有创新的方案,进行表扬和奖励。
有时候,"实验-探究"的模式固然很好,但其受现有办学条件和规模的限制而不能广泛开展,那么,有没有其它的模式来填补这种不足呢?有,可以用"想象实验"的模式来与之互补。爱因斯坦讲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能力对于学生形成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其实施过程,可采用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先想象实验结果,再进行实验验证的方法;如在教学中做完"钠和乙醇的反应"实验后,可提出问题:"钠取代了羟基上的氢原子还是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由于教学时间的短暂以及还有其它教学任务尚需完成,因而此实验只好让学生通过想象来完成,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到实验室做实验来验证。
5.鼓励学生,让他们能主动投入到学习中
由于职高学生从心理抵抗学习,信心不足,有很大的厌学情绪。因此,教师要加大情感投入,鼓励对学生来讲是越多越好,但千万要注意,我们的鼓励一定要具体,要真真切切,实实在在,设法拉近教师和学生间的距离,否则效果将会事与愿违。如有一个听力缺失度很大的学生,性格很古怪,很少与同学交流,上课不听课,一直不停地通过画画来排遣,于是我采取了以下措施:(1)教育恰当得体,注意不给他带来伤害;(2)课堂上及时关注其学习状态,多给其发言的机会,树立其学习自信心;(3)和他进行牵手活动,定期进行相关知识的辅导。很明显,他开始尝试与别人交流,也开始认真听课,还主动承担了班里黑板报的绘画部分的工作。可见,鼓励对他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现在的他经常和同学们在一起玩,会露出灿烂的笑容。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
总之,要实施好职业高中化学教学,就要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地进行各式各样的、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龚云彩.浅谈职高化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J].职教论坛,2003(10).
作者简介:
许行军,大学本科学历,中教二级, 研究方向:职业高中化学教学。重要荣誉: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