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免费注册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网论文频道
 
 网站首页 | 论文频道首页 | 小学语文论文 | 小学数学论文 | 小学英语论文 | 小学体育论文 | 小学音乐论文 | 小学美术论文 |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 | 小学科学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 初中数学论文 | 初中英语论文 | 初中历史论文 | 初中政治论文 | 初中物理论文 | 初中化学论文 | 初中生物论文 | 初中地理论文 | 初中体育论文 | 美术 | 品德
 高中语文论文 | 高中数学论文 | 高中英语论文 | 高中历史论文 | 高中政治论文 | 高中物理论文 | 高中化学论文 | 高中生物论文 | 高中地理论文 | 高中体育论文 | 美术 | 音乐
 栏目类别:论文发表网

浅谈高中生物课堂的“问题”教学

更新时间:2017/2/12 17:04:00  浏览量:2850

  摘 要: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向学生提出新问题,为更深入思维活动提供动力和方向。问题设计要有科学性、启发性,并有一定深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通过引导、点拨等方式帮助学生实现知识迁移、延伸和深入。

  关键词: 高中生物 “问题”教学 教学效果

  我们学校推行的教学模式是:问—讲—练。“问”分为学生的问和教师的问,学生的问暂且不说,教师如何提问呢?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谈到问的重要性时,曾风趣地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可见,在教学中,问很重要,也有艺术。在课堂学习中,教师要不断向学生提出新问题,为更深入的思维活动提供动力和方向,使学生思维活动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下面就教改过程中“问题”教学探索与思考谈一点粗浅看法:

  一、问题要精心设计

  问题的设计不应只注重结论,应注重其发现过程。在学生已具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诱导学生主动思考、寻求问题内在的规律性。有的教师在学生回答不符合备课中预想时,立即要其他学生回答,直至学生的回答落入教师设计好的“答案”为止。这样的提问与教师讲授没有本质区别,没有真正发挥出学生的主动性。另外老师要走出一节课总是马不停蹄地提问,让学生顺着“台阶”一步一步地走的误区,课堂表面上看很热闹,学生参与度很高,实际上学生的参与只是浅层次的,并没有真正参与思维。一节课下来,学生觉得很累,教师也很累。

  问题的提出要有针对性,对不同层次问题要选择不同层次提问对象;提问的时机要成熟,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探索其中奥秘,体验探索的乐趣,获取成功感和自信心。

  教师在学生获得新知识后,应及时设计更高层次问题,让学生感知和体验生命科学价值和魅力,领悟生命科学发展规律和研究方法,提升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

  二、问题呈现后要留有思考时间

  教师提出问题后,应该给学生多少思考时间。实验表明思考时间若非常短,学生的回答通常很简短,若把思考时间延长一点,学生就会更全面和较为完整地回答问题,这样,合乎要求和正确的回答率就会提高。当然,思考时间长短与问题难易程度和学生实际水平密切相关。目前课堂学习中教师提出问题后,不给思考时间,要求学生立刻回答。当学生不能立刻回答时,便不断重复他的问题,或者另外提出一些问题弥补这个“冷场”。其实,这是干扰学生的思考,“冷场”往往是学生正在思考,表面冷静,实际上思维活动很活跃。其实此时恰恰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三、问题要有启发性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对问题的惊讶开始。”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从日常生活现象感性认识、从生动直观情景出发,通过引导、点拨等方式,帮助学生实现知识迁移、延伸和深入。

  四、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

  问题太难,不符合学生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会造成冷场,达不到目的,过浅对答如流,没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无助于思维锻炼。应在营造的宽松、民主、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时刻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引导并和他们共同研究、探索,师生共同感受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喜悦。

  五、问题要联系实际

  “好奇”似乎是人的一种“本能”,教师要善于把学生这种好奇引导到对知识的探索中。换句话说,就是帮助学生把一般好奇心发展为对知识的渴望——求知欲。这是智育的最根本措施。生物学中许多概念和理论相对抽象、枯燥,学生难以理解。学习起来有一定困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学生已有体验、体会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一些带有趣味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反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我们听到上课铃声会走进教室”?“吃东西时为什么会分泌唾液”?

  六、问题要让学生有话可说

  在教学过程中,“一言堂”、唱“独角戏”等垄断课堂的做法会使学生学习处于消极被动状态,使课堂教学陷入沉闷局面。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精心设计一些带有思辨性的问题,如在《神经调节》教学中,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我们的手被针刺了一下立即缩回,而不会让针再扎得更深一些”?也要精心设计一些带有开放性的话题,如《生态环境的保护》教学中提出“为保护动物资源,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这种问题一提出,学生一定有话可说。

  七、问题要把握时机

  在貌似无疑、实则孕疑之处要紧跟追问。在学生探究活动中,当学生的思维尚未觉醒或浅尝辄止时,需要教师去激活、去开发,比如,在探究活动中,你要适时恰当地追问:你的观点是什么?你是怎么想的?你的根据是什么?你还有不同意见吗?再如在探究活动中,你要适时恰当地质疑:这个思路正确吗?这种方法可行吗?这个结论科学吗?这样追问可以诱导学生思考,这样质疑好似投石激浪,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产生探求需求,激起学生深入思考,促进学生思维活动得到充分发展和完善,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提问的灵活运用是组织好课堂教学的一门艺术,在提问过程中,忌烦、燥,更忌不考虑学生学情,盲目提高、提问。或者说,盲目追求课堂“热闹”。对学生答案和结果要有理智的评价,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求同存异。让学生领会探究问题的机智、勇敢,感受解决问题的喜悦。在师生愉悦的心情中将教学实实在在地延伸。

 与课堂教学有关的高中生物论文
 热点推荐
CopyRight @2018   论文发表最好的网站 www.zq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