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时期,在这一时期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在学习中多加关注,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压力普遍较大,学会如何给学生的学习减压也是我们教师的职责所在。本文中笔者主要针对高中生物作业设计浅谈一下如何通过有效布置作业的方式给学生减少课业负担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学生;生物作业;有效性;探究
作业是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的学习进度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而给学生布置的一些学习任务,完成课程作业是每一位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避免不了的一个环节,然而课程作业布置水准的高低则直接影响到学生生物学习质量和知识巩固水平的高低,这就意味着我们在给学生布置作业的时候一定要掌握好"度",确保作业安排与设计的有效性。
杨婷曾在《关于高中生物作业设计有效策略的思考》一文中指出:"完成作业是学生完成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作业设计目的不外乎两个:一是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并加深理解学过的知识,二是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创新的意识已深入课堂并且深入科学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这种背景下作业设计必须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作业是教学设计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教师不仅要顾及作业的一般作用与功能,而且还要创新作业的设计,从而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都得到提高。"
针对于这一说法笔者持肯定立场,教师们能够意识到作业设计对于学生生物学习的重要性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很多教师在课程作业的设计方面却存在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师本身对课程作业的安排不上心、作业难易度分层不明、作业内容多、题型单一而枯燥等方面,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给学生带来较为严重的课业负担,长此以往还会严重影响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态度,导致课程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等问题。因此,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带动学生生物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我们应当注重哪些方面,坚守怎样的原则呢?接下来笔者针对这些问题谈一下自己的浅薄理解。
第一,高中课程作业的设计应当体现生活化的原则,将作业的设计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们能够在生活中发现生物学习的乐趣,是我们需要注意的一个方面。在长期的应试教育环境下,各种考试对于实验的具体操作这一方面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而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我们在培养学生的标准和目标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针对于学生培养的方式也不得不发生相应的变革,具体到课堂教学环节中就是学生的参与性变强。那么,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下,教师已然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我们要把课堂交给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这对于我们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那么,怎样让学生心甘情愿地自主投入到课程教学环境中,让学生在高中生物课程学习中感受到一定的兴趣和快乐,也是教师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需要努力改变的地方。在笔者看来,给学生的学习减压就是一种很好的办法,如果我们能够在生物作业的设计上彰显生活化的意蕴,这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将是一件有益的事情,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物科学本身就是来源于生活,然后又服务于现实生活的一门学科。
举个生活中最简单的例子,如果我们问学生中国人是黄色皮肤的人种,这时为什么?估计这个问题学生们不会有异议,而且不会有好奇,也无需再去专门求证,因为生活实例告诉他们这个道理是正确的。为了给大家一种熟悉感,笔者举一个课本上能涉及到的例子,当我们与学生一同探究光合作用的原理这一节时,提到秋天落叶变黄是因为低温使叶绿素被破坏,而黄色的类胡萝卜素比较耐低温,故秋天树叶变黄这一说法估计学生们异议也不大。但如果我们问学生枫叶在秋天为什么会变成红色时,估计学生们就会得出不同的答案,提出异议了,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即使讲得再多,解释得自认为再透彻也总有一部分好奇心重的学生会表示出疑惑。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在课程结束的时候给学生们安排这样一个课程作业,让学生们自己去生活中寻找枫叶,并拿到实验室显微镜下进行观察,一步步的得出答案,这样的方式对于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生物学知识,对宇宙奥秘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第二,作业设计题型不宜太过单一,题目设计要凸显层次感,题目不宜过多,最好保证学生能够在半个小时最晚不能超一个小时之内完成,同时能够让学生们在预习、复习以及解答相关题目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环境下,教师已经习惯了题海战术培养学生的方式,因此总会在不经意之间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总认为多练、多做就是最好的培养方式,却往往忽略了学生的自身感受。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繁重的课业压力,除了要进行生物课程的学习之外,还有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等等课程的学习任务,如果将大量的时间被迫的放在生物课程的学习上,那么学生往往会从内心产生不情愿的感觉,长此以往只会渐渐地对生物这门课程产生厌倦感,长期机械性、流水线式的做作业使得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应付心理,这也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场景。
因此,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继续存在,我们应当在课程作业的设计上有所改变,做到作业题型多样、题目难度安排分配得当,凸显层次感,根据学生们的实际学习情况,分别针对性的出题作答,以期尽可能地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这样的话,学生们将会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觉到新鲜感和舒适感。当然,我们安排的作业最好能够保证学生在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内完成,确保学生们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安排其他课程的学习,或者做一些其他的安排。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寻找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候我们在安排课程作业的时候,也不一定要有具体的题目安排,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对课程内容的预习或者复习去发现课本中存在的问题,当然,也可以寻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和误区,也可以采取学生作业互审、互评的方式,具体来说就是把大家上交的试卷或者是课程作业,由其他同学进行检查和评阅,发现同学在答题思路或者是其他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这样的方式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判断意识,使得学生们能够在审视他人试卷或者资料的过程中反观自身存在的问题,同时学习其他同学在学习中的优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第三,变单一的机械式作业为探究性作业方式,变独立思考方式为小组合力完成方式,这也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已经习惯了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题型不外乎就是选择、填空和大题的形式,然而,在当下我们要培养的是实践性和创新性能力都比较强的新型学子,对其的要求和培养方式必然要随之发生变化。当然,这不是说要求变高,而是在教学方面要变得更加灵活一些,在保证不给予学生重压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特别是实践和创新能力。因此,落实到课程作业设计这一方面来说的话,就主要表现为作业设计的形式新颖上,我们要更加注重实验性和实践性,尽可能地让学生们能够群策群力,在探究合作的前提下调动所有同学的积极性,一起参与到课程学习中去。因此,笔者认为教师也可以适当地安排一些探究性的题目给学生们,让大家通过通力合作一起完成课程任务,当然题目的设计不宜过难,花费的时间也不宜过长,不然会起反效果。
此外,变单纯的安排文字类作业为图文并茂方式的作业方式也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们能够在自己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课程内容的记忆,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比如说,我们根据课程安排让学生们绘制生物图,像"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示意图,以细胞生命的历程为主线画出概念图等。为了让学生们体验到生物学习的乐趣,我们也可以根据课程安排,及时拓展课外内容让学生进行学习和了解,在班级内建立QQ群,及时地分享生物学知识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去了解和学习,这不仅是一种给学生减轻学习压力的好方式,同时还能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促使学生们变得知识更加渊博。
高中阶段对于广大师生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时间段,不仅教师的压力大,学生自身的学习任务也非常重,因此,作为教师来讲,我们要在努力地提升自身教学水准的同时学习怎样给学生减压的方法,尽可能地帮助学生创造好的学习环境,传授简便的学习方法,给学生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作业,减少不必要的繁琐的重复作业安排,让学生们能够花费最少的时间最高效的学习和掌握到生物课程重难点内容,是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付出不懈努力才能得以达成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陈坚,谭亚. 高中生物课堂作业有效性设计现状研究[J].教学与管理. 2015(18)
[2] 吴燕清. 谈高中生物多元化作业的设计[J].中学教学参考. 2016(02)
[3] 陈温宇. 高中生物作业设计有效策略的思考[J].新课程(下).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