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的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以及完善,高中生物教学改革正在全面展开并且向前发展,对于提升高中生物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主要探讨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相关有效途径。应当在实际的生物教学当中引入贴近生活的内容,可以创设生活情境以及融入生活内容强化抽象内容的教学等。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物教学;有效途径
新课程改革对于发展我国的传统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高中生物教学也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实际的教学实践当中生物学科由于其内在复杂性以及学生对于生物缺乏兴趣,生物教学的质量以及效率难以提升。因此,应当采取有力的措施对于高中生物教学进行完善以及改进,融入更多生活化的内容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兴趣。
1.高中生物教学存在的几点问题
1.1 生物教师素质偏低。高中生物教师由于自身能力比较有限以及素质比较欠缺,导致新课程改革之后的生物教学水平不高,高中生物教师在讲课的过程当中对新课程改革的相关内容认识不足,并且对于生物教学当中的新课程改革的内容并未熟练掌握,从而导致对当前的教学理念理解不深,以及导致新课程改革的生物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当前的生物技术正在不断发展,对教师的能力以及素质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当前的教师素质以及水平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从而对生物教学的有效开展以及教学质量提升造成一定阻碍。
1.2 课堂形式单一。由于传统观教学模式对生物教学的影响,现代的教学形式特别单一,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形式以及教学方式单一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适应。通常来讲,传统的课堂教师单方面讲解生物知识的时候学生只有被动接受,一方面,生物知识相对比较枯燥,另一方面,教师照本宣科以及固定的教学模式难以调动学生兴趣。
2.影响生物教学的因素分析
2.1 生物学科的内在特性。生物教学当中不可缺少实验课程,生物科学主要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以及对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等。因此,高中生物学科属于实用以及严谨的科学,不但可以锻炼学生们操作技巧,而且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促使高中学生获取相关有用的信息。生物科学对于人类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验属于生物科学基础性的内容,作为教师应当高度重视实验教学,并将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相互结合,学校方面应当配合课程改革的相关内容为学生提供实验仪器以及设备等,并为学生创设良好实验环境以及教学环境。新课程改革当中提到自主学习法以及合作学习法等方式在生物学科当中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 学生对于生物科学的兴趣。影响生物教学的另一个因素是学生对于生物的兴趣,高中学生由于处于青春叛逆的阶段,因此不喜欢听教师安排以及布置任务,并且大多学生没有学习目标以及明确的学习目的,这个时候应当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其次,生物教学是基于实验教学,并且实验需要动手操作,让学生们动手操作生物实验可以有效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以及爱好。兴趣对于任何学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根据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必要的措施提升学生们的兴趣十分重要,首先,根据学生们的特点以及个性等开展必要的活动以及竞赛等,从而通过竞赛促使学生主动性以及积极性得到调动。其次,可以采取幽默教学的方式,促使学生在趣味当中学到一些有用的知识,幽默的教学方式可以缓解课堂气氛以及促使学生学习效率提升。最后,可以组织学生针对某个生物问题进行讨论,从而增加学生学习自主性以及培养合作精神。
3.新课改生物教学的主要途径分析
3.1 创设生活教学的情境以及激发学生兴趣。生物科学和人们的生活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成为当前的主要发展趋势,生活化教学应用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很多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对于生物的现象缺乏客观的观察,并且对于各种生物现象缺乏有效的认知以及探究,在高中生物课堂上可以对生活化的方面加以强化,教师根据生活经验实施合理教学并且创设和生活相互关联的生物情境,结合教学的相关内容以及设置教学情境等,丰富生物课堂以及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比如,在高中生物课程当中,组成细胞分子中有糖和脂肪这一方面的内容,为了促使学生可以更加理解本节课程的内容以及提升学生兴趣,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引入生活实际经历,比如长跑当中经常出现运动员需要补充葡萄糖的现象,只要补充葡萄糖后运动员就能够恢复自身的体力。教师可以针对这个现象向学生提问,为什么使用葡萄糖运动员就可以迅速恢复自身的体力,通过引入实际案例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以及探讨的积极性,从而促使教师进一步引进教学的相关内容。借助生活化的实际案例和理论知识相互结合,从而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以及自觉性,有助于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的提升。
3.2 运用生活化内容加强抽象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活动当中,其中包含很多比较抽象的内容,包括一些概念以及名词等,由于高中生对于抽象的概念比较陌生以及难以迅速理解,过去传统教育主要训练学生解题以及做题的能力,不太注重对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传统教学课堂不但难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创造思维,而且容易导致学生对生物课程产生一定的厌恶心理,降低整体的学习效果以及课堂的教学质量。因此,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提出,高中生物教师应当加强对生物生活教学的研究,通过生活化教学改变当前的教学模式以及增加更多生活化的内容,从而活跃课堂气氛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提升生物教学有效性。比如,在学习现代生物技术课程的时候,教师可以在开始讲课之前引入当前生活当中比较常见的生物技术,这些生物技术一定要贴近生活,比如,白血病以及骨髓移植等,教师可以通过这种常见的问题向学生提问,比如如何骨髓移植以及如何获取骨髓等问题,从而进一步引出生物技术的概念,并且大量列举生活当中很常见的生物技术,加强学生对生物技术的深入理解,从而促使学生的生物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升。高中生物课堂当中教学应当和生活密切相关,通过生活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指导,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探讨生活当中出现的各种生物现象,相关教师应当根据实际生活的惊讶,从而通过生活化教学去对高中生物课堂进行激发。作为教师应当不断探索有助于学生生物知识水平提升的方式,从而促使高中生物教学发挥有效的作用。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形势之下,作为生物教师应当认识到当前生物教学中的困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学习的兴趣,从而提升自身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生物成绩,应当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创设生活情境以及运用生活化内容加强抽象化内容教学,从而提升生物教学水平以及尽快实现生物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蒋卫娟.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探讨[J].生物技术世界,2015,02:116+118.
[2] 张延龙.浅谈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J].生物技术世界,2015,07:158.
[3] 王斐悦.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探讨[J].生物技术世界,2016,02:216.
[4] 李耀慧.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研究[J].生物技术世界,2016,05:259.
[5] 王绍娟.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6,13:105.
[6] 王辰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探讨[J].亚太教育,2016,2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