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免费注册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网论文频道
 
 网站首页 | 论文频道首页 | 小学语文论文 | 小学数学论文 | 小学英语论文 | 小学体育论文 | 小学音乐论文 | 小学美术论文 |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 | 小学科学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 初中数学论文 | 初中英语论文 | 初中历史论文 | 初中政治论文 | 初中物理论文 | 初中化学论文 | 初中生物论文 | 初中地理论文 | 初中体育论文 | 美术 | 品德
 高中语文论文 | 高中数学论文 | 高中英语论文 | 高中历史论文 | 高中政治论文 | 高中物理论文 | 高中化学论文 | 高中生物论文 | 高中地理论文 | 高中体育论文 | 美术 | 音乐
 栏目类别:论文发表网

浅谈高中音乐欣赏课中创新思维的培养与策略

更新时间:2017/2/16 20:36:00  浏览量:2655

  摘 要: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音乐欣赏力及创新思维的重要阶段,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培养创新思维,成为高中音乐教师面临的一个新课题。由于每个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不同,高中音乐欣赏课应以学生为本,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其音乐鉴赏力。

  关键词: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创新思维;培养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开展创新学习,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代人,已成为教育战线上一项紧迫的任务,音乐教学更应适应新的潮流,以音乐艺术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审美和创新教育,发展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想像力,现就如何在音乐欣赏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我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转变观念,树立全新音乐理念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使学生能自主地感知音乐形象,理解音乐语汇,也可以让学生通过想像对乐曲进行再创造,进而发展学生音乐想像力和创造力。纵观中学音乐欣赏教学,由于受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的束缚,课堂上始终以教师为中心,重教师讲解,重教材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这个“主体”能力的培养,这种旧模式评价单一、单纯以考试成绩论优势,不仅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也使教师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受到压抑,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要注重教师创新精神的培养,建立教师创新机制和环境,调动和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这就要求教师博采众长,精通现代教育理念,转变观念,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不惟书、不惟上、大胆教学、勇于实践,明确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主动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以素质与个性化的培养目标为导向,以开放性的课程体系为切入点,以集体的合作性学习为载体,构建“自主、合作、创造”的音乐模式,不断提高技能技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变创新为动力,上好上活音乐欣赏课。

  二、问题引导,加强学生的交流

  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音乐教学中,也必须通过问题,积极引导学生交流,使得学生对作品的欣赏,在分析及解决问题中开展。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将学生自身的体会及对作品的理解与其他学生交流,从而可多角度理解作品。与此同时,师生之间可有效交流,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内涵,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供有力保障。比如,在音乐作品《摇篮曲》的教学中,学生可在欣赏东北民歌、舒伯特作曲后,对比分析这两首作品的不同,然后便欣赏钢琴独奏曲《摇篮曲》,而向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摇篮曲作为一种器乐体裁,与歌曲有何不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两者的不同,可在学生讨论完上述作品后,探讨摇篮曲的不同之处。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便是问题教学。但在教学中需注意的是,提出问题,为更好地引导学生朝教学目标,因此,问题的提出应结合教学目标,符合学生实际认知水平,而不能为了提问题而提问题。此外,在引导学生过程中,应考虑学生个体差异,提高问题引导的有效性。

  三、情感体验,注重学生的创造实践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因此,在高中音乐课堂上,必须通过情感来感染学生。在高中音乐课堂上,为了让学生走进音乐中、融入音乐情境中,音乐教师必须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的音乐欣赏,在感知音乐中,将自身的情感体验融入音乐中去,在了解音乐基本要素及表现形式前提下,才能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效果。而在音乐教学中,常用的方法还包括即兴创作、编词曲及创编画等,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比如,在教学《游击队歌》及《保卫黄河》中,由于两种作品的内容主旨及时代背景比较相似,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主题、演唱情绪及乐曲特点,可引导学生对比两种作品。学生通过对比,一些学生认为两首作品均反映出中国人民抗日的坚强决心,但是在两种作品的演唱力度上,学生提出不同看法,主要是《游击队歌》的演唱力度较弱,应表现出游击队员的神出鬼没,展现他们这些游击队员的英雄形象。而《保卫黄河》的演唱力度应一浪环比一浪高,气势磅礴,前赴后继,充分展现出中国人民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两首作品,教师可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根据观看过的影视作品资料,创作一个舞蹈片段,学生可边唱边跳,模拟游击队员手握枪、手拿刀的行军情景,以及其他一些经典的荧幕形象,由远及近、由弱到强进行艺术处理,人人参与编排及创作。

  四、多媒体技术的使用

  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占有很大的比例。欣赏中许多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内容不能有效传递,这时借助多媒体可以取得不可言喻的效果。多媒体技术为音乐欣赏教学增加了生机与活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极大地缩短学生感知时间。例如,我在课堂上,让同学们欣赏电视剧《红楼梦》主题曲时,剪辑了大量的影像片段,让同学们通过观看林黛玉和贾宝玉悲欢离合的情节,直观地感受主题曲那深刻的情感元素和古典元素。应该说,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使抽象的音乐转化为形象的画面,是学生理解音乐的有效途径,也能弥补教师言传的不足,化解常规教学中的难点。多媒体辅助教学使用各种先进技术,融语文、政治、美术等各类人文科学于一体,扩大音乐文化视野,为体验音乐情感、鉴赏音乐作品做好了文化铺垫。它能创设意境,有利于揭示音乐作品的内涵,把学生吸引到作品特定的情境氛围中,使学生从中寻找美、发现美、欣赏美,从而提高审美能力。运用多媒体可以把音乐情境用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对音乐形象一目了然。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及相关理论文献,从问题引导、教学方法选择、情境创设和指导方法的探索等方面探讨和总结了该命题。希望本文对提高高中音乐欣赏课的有效性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孙瑞华.浅谈高中音乐欣赏课中创意行思维的培养[J].大视野(高校视野),2010,8(09):181-182.

  [2]方方.高中音乐欣赏课中创新思维培养策略[J].高中生学习,2013,8(09):134-135.

 与创新思维有关的高中音乐论文
  • 暂无
 热点推荐
CopyRight @2018   论文发表最好的网站 www.zq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