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应试教育研究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素质教育悄然兴起,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小学语文作为教育中的重大板块,其素质教育的实行也十分重要。老师从最基本的改进教学方式出发,挖掘学生自学的能力,鼓励他们在实践中学习语文知识,这是素质教育所提倡的。素质教育鼓励学生进行更好的自我提升,进行高效率的语文学习。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节俭
在近几十年来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立德树人”首次被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即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的阶段里更需要结合数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立德树人。
1 积极指导学生科学学习,提高他们的主动性
改善教学方案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小学语文的教学应高度重视这方面,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学习,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首先,告知学生预习的方法,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积极性。授课前,给学生的安排一些问题,鼓励学生根据问题来思考,初步理解文章的大致意思。其次,老师应当跟学生分享一些实用阅读技能。第一,要求学生学会理解词语的方法;第二,加强学生对句子的理解,以便更好地读懂文章,老师可以适当鼓励学生根据上下文来理解句子;第三,要求学生熟悉分段的方法,能够独立概括段落意思,了解其中的规律,做到举一反三;第四,教导学生自行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一般从写作背景、作者抒情与议论的章节、段尾段首句等进行总结;第五,让学生对自学的效果进行总结,最大程度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且在总结的过程中,起到了又一次复习的效果,能够更好地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
2 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实践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具备全面的动手动脑能力,所以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语文方面的综合能力即为听、说、读、写四种,这是学习语文的基础。老师在授课时应尽可能进行综合讲解,提高同学们对知识的联想技能。综合同时也指跨学科的学习要求,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在实践中更好地领略语文的魅力,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从古至今,有不少的名人志士,他们以事业为重,不追求吃喝玩乐,以勤俭节约为荣,克己奉公,一心扑在事业上,一直为人们传颂和称道。例如毛泽东主席,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这些都是教育学生的好教材,可以利用各种机会,如早读、班会、队会、思想品德课、少先队活动等向学生讲述,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发和教育。老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带领学生实际体验书本中的事物,就以人教版的“走进田园”为例,我们就可以组织学生到田园进行实地探究,让他们见识到真正的田园,而不是简单的文字描述。引导他们的参观过程中与同学进行相互交流,并书写简单的观察报告,在实践中积累素材,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3 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
实施因材施教的方法,对不同水平的學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积极鼓励低层次的学生,给予这些学生更多的关怀,看到他们的不同之处,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内外活动。增加教学的灵活性,不要将某一名学生长时间放在低层次的位置,要不然会对其心理造成很大的伤害。在日常教学中,老师应注重教学的持续性,要求学生理解该层次的目标及学习重点,引导他们奋力向高层次进军,加强他们的上进心,使得他们领略到成功的乐趣。教师更不要局限于单一的教学模式,理应依据具体内容、学生水平等因素实施适当的教学方案,努力践行因材施教的初衷。一个良好的科学的激励制度,也能让学生学会勤俭节约。比如学校可以把勤俭节约作为对学生思想道德评价的一项指标,列在期末思想道德分值里面。平时勤俭节约的学生,学校和教师要及时发现并给予表扬,号召学生向他们学习,这样学生就可以从身边找到学习的榜样,就容易形成勤俭节约的好氛围。
4 给学生减负,更新教育观念
素质教育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进行有效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学到知识,而不是量的堆积。所以,素质教育提倡的是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实行自我创造,开发自己的思维能力,培养额外的兴趣。在我国,哈尔滨首先试点实行了“减负”方案,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总的来说是个很好的开端。减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出发点,符合素质教育希望学生全面发展的希望。此外,人民教师也应注重自身素养的提升,不断吸收新的教育观念,以实际行动为学生树立榜样。素质教育要求师生间有效的互动,教与学的有机结合,践行“授之以渔”的准则。教师是学生的崇拜者,又是学生的直接模仿者,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所以要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教师必须以身作则,起典型示范作用,给学生做出榜样。如教师教育学生在穿着上不要过分,不要追求新奇时髦,不要互相攀比,那么教师首先要衣着朴素大方。教师不但要经常教育学生不要乱花钱,不要随便向家长要钱,不要经常买零食吃,能节约的钱一定要节约,而且教师还要教育学生珍惜自己和别人的劳动成果,吃饭时不要挑食和乱倒饭菜;还要教育学生节约水电,随时注意随手关灯、关水龙头;爱惜书本,不乱撕书本,也不乱削铅笔;爱护桌椅、门窗、教学仪器和体育设备等。教师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引导,长此这样,习惯成自然,就会内化成好习惯。
5 结语
素质教育的推行可以很好地开发学生的不同能力,客观上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要做到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弘扬勤俭节约之风,人人争当勤俭节约小先锋。让“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理念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教师们的不懈努力是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素质教育是未来教育的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张燕玲.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探究[J].都市家教月刊,2016(05).
[2]杨建平.基于素质教育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17):64-64
[3]闫莉莉.基于素质教育背景探究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中华少年,2015(26).
作者单位
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伊吗图学校 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12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