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术教学生活化强调美术教学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相结合,而课堂作为美术教学的主阵地,生活化教学内容的开发和运用就显得极其重要。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与时代紧密结合的课程内容能使学生在与生活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热爱。从而更积极地表现生活、美化生活,培养学生的生活化美术素养。
关键词: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的师生教与学的主要信息。它来自师生对课程内容、教材内容与教学实际的综合加工。美术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一方面要以教育理念、教学目标为依据,另一方面,美术课程的内容要适应学生的生活兴趣和生活实际,必须与时代紧密结合,注重科学性、时代性和有效性。
一、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新课程更加重视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倡课程资源不仅局限于学科本身,还可拓展至自然、文化、社会等范畴。课程资源以潜在、不确定、动态和多样的形式存在需要我们善于发现和合理利用。对学生来说,一花一草就是一个世界,只要合理运用,都能产生很好的效果。所以,美术老师就要具备有智慧地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要把握好学生、教材、资源及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要因地制宜地从实际出发,了解学生的需要,灵活将各类资源整合并服务于美术教育。
第一,我们可以利用校内的美术课程资源,充分发掘学校内可供美术教学的活动场所、设施、设备和资料,例如仅仅一个小小的校同植物园,就能发掘出线描植物写生、色彩植物写生和植物变变变等一系列课题。此外,还可以利用美术教师、班级组织、学生团队等非物质性资源,合理举办各种与美术相关的活动,如美术兴趣小组、美术知识讲座、书画比赛及展览等。如结合一年一度的校同文化艺术节,除举办常规的各类艺术活动和比赛外,还可衍生出艺术节标志设计、我们看展览等多个相关课题;学校的运动会又可带领学生进行运动的人、跳高健将等各种写生活动,通过户外的写生练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深化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上美术课的乐趣。
第二,内容更广泛、更丰富的校外美术课程资源,其中包括家庭美术课程资源,如有艺术特长的家长、家庭环境、家庭中的电脑、书籍、音像、家庭生活用品、废弃材料等;社会美术课程资源,如各种节日、庆典活动、文化艺术主题活动、图书馆、展览馆等;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如传统美术文化,有民俗风情、古建筑、民间艺术(工艺美术)等;现代美术文化资源,有当代艺术家美术作品、现代视觉影像艺术(时尚)、现代建筑及装饰等;自然美术课程资源,如自然景观,有城市、社区、校园等;自然材料,有沙石海贝、瓜果作物、花草树木等。
如围绕重大节日活动开展的美术活动有:春节、元宵节、教师节、儿童节、端午节、国庆节等,均能作为绘画或手工制作课题,还能设计相关的诸如圆圆的汤圆、爸爸妈妈的礼物等主题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国家时事,发现社会事件。如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召开之际,校园、街道、媒体都是关于大运会的宣传和相关活动,这时就有我爱吉祥物UU、我做小小志愿者等众多课题设计,因为是身边看见和听见的,所以学生们有了直观感受,创作兴致也特别浓厚。
开发利用好美术课程资源,能够让知识更鲜活,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更体现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使学生认识到美无处不在,美术无处不在,学会在校园生活中、在社会活动中、在自身成长中发现美、感悟美和创造美。
二、挖掘美术教材中的生活因素
美术教材一直是中国学校美术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新的美术课程的目标要求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现代社会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以及当代视觉文化的发展趋势,我们应倡导美术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一切有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资源,在实际教学中要打破美术教材作为唯一美术课程资源的局限,根据社区、学校和教师的自身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改变过去注重教科书、机械训练的倾向,把教材的内容转化为自身的知识,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并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并获取知识,加强美术课程与现代视觉影像的联系,探究地方的、学校所在的社区、学生所在地的本土资源,使学生的生活进入美术教学,使之适应本地区学生发展的需要,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与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及时把握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动向,尝试灵活多样、探索性地将知识融入教材,让学生在主动观察发现、调查讨论中通过对教材的学习领悟到教材以外的知识,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从而获得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习惯,综合提高美术素养。
以小学美术教材為例,可以挖掘教材中以下几方面的生活资源:(1)美术与人文方面,从自然环境中观察色光的变化,并能发现多种艺术题材;会观察和关注生命世界,能探索美术与身边事物的紧密联系;从民族艺术中感受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魅力,关心家乡、热爱祖国的文化艺术;相关的美术课题有昆虫王国、魅力的海螺、快乐的小鸟、我的第一次、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等。(2)美术与科技方面,寻找宏观与微观的自然世界,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和生命的神奇;从衣食住行中发现美术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美术设计的广泛运用;相关的课题有奇妙的小世界、盐的妙用、炊具与餐具、我家的菜篮子、未来的汽车等。
总之,运用生活化教学理念进行美术教学时,教师在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的基础上,也要把生活现象、生活元素融入课堂,要善于挖掘课程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大胆的创新,多用学生熟悉、感兴趣,又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尽可能使美术课的学习内容更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生活化的美术课堂充满诗情画意,处处绽放生活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