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语是一门国际性语言,因着经济的全球化,其重要性更加突显,也提高了人们对英语的重视程度。而优秀的英语人才必须从基础开始培养,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体验式教学的方式,给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加强学生对英语的实际运用,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英语 体验式教学 开展方向
所谓体验式教学,即让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学习的过程,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初中英语中体验式教学的开展,主要是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讲、读写和具体实践来实现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掌握,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收获英语知识,还可以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一、创建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情境不单单是学生的学习环境,还包括情感情境。教学情境的创建是为了让学生在适宜的情境中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教师也要掌握学生学习方式的个性化特点,灵活教学,让学生在教师丰富的教学方式中积极参与教学,掌握多样化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也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不仅如此,在实际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依据初中生的心理和学习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展开体验式教学。教学中还应确立学生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使学习过程中充满动力。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考虑本身的教学水平和现有的教学条件,善于变通,不局限于单一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合理创建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致,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感官体验
二、体验性教学的特点
体验性教学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教学活动注重为学习者提供真实或模拟的环境,让学习者充分参与活动之中,来获得个人的经验感受,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参与
在体验性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求发挥学习者的主动精神,让学生对情境直接参与,自我体验,从而获得自己的感受,产生情感体验。教师应为学生建立一个接纳性的、支持性的、宽容性的活动气氛,为学生的体验性学习服务,在共同参与中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体验。
2.巧妙运用导入技巧,激发学生兴趣
新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激发学习兴趣,让学习者主动参与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活动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
3.时刻接受实践检验,提高学生能力
学生所学知识只有运用到实践当中,得到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巩固发展和深化。学生通过体验性教学,在人际活动中参与来获得个人的经验、感受,然后通过反思总结,最后将成果投入到应用实践中,最终提高学生的能力。
三、体验性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在教学中应该是一种主动的过程。初中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新课程标准中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践、体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初中英语体验性教学要求把教师和学生置于一种英语情景中,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使其在师生间的互动语言中体验英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具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有以下几个途径。
1.创设生活情境,唤醒学生体验
体验性教学的关键在于体验情境的设计,只有创设合适的情境,才能体现实际教学的原则。现代建构主义的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生活情境是知识、经验建构的最可靠的生长基石,它是知识经验得以保持其生命力合价值的根本条件。
2.激活情境思维,引导学生体验
初中英语课重在培养学生运用语言工具进行交际的能力,口语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比例。教师应以新的教学理念积极参与到教学情景中,转变教师角色,在课堂活动设计中,以一个设计者、组织者、合作者和管理者的身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3.坚持以人为本,开展互动式体验学习
任务教学法的核心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语言学习过程中,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作为活动的组织者,要积极引导学生从教与学的角度出发,进行会话式学习,使教师与学生在互动体验学习中感知,反馈并调节语言行为。
4.鼓励分散思维,创新学生体验
素质教育要求创新型人才,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突出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能力,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强化英语运用能力,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多种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實践中培养语感,从而提高创新能力。
总之,体验性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在做中学,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自主体验来学习语言知识和技能,并在体验中反思学习过程,在实践中巩固知识,从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最终获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