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音乐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时,需要认真落实课堂音乐知识性教学;激发学生鉴赏音乐的乐趣,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养成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改善音乐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音乐实践的能力,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关键词]高中音乐 学生美育 教学措施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高中教育强调智育与美育并重的教学方式,而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显而易见。因此,高中音乐教师为了真正发挥其育人的教学目标,更需要提高对音乐教学的重要性的认识,从而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学生音乐技能的发展,体现教育“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学宗旨。那么如何有效落实高中音乐的教学目标呢?笔者提出了以下四点建议。
一、认真落实课堂音乐知识性教学,强化学生的理论修养
对音乐的感悟、表现与创造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但音乐鉴赏能力的高低除了先天性因素,更多有赖于欣赏主体是否接受系统的训练。在高中阶段,音乐课堂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系统接受音乐教育的重要机会,因此,高中音乐教师需要认真落实课堂音乐的知识性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常识。首先,学校需要为音乐教学提供必要的条件,保证音乐教学的课时,不能以各种理由少开课,甚至不开课,这是音乐教学开展的基本前提。其次,教师还要加强对教材内容的学科建设,强化音乐教学的知识性教学。例如,音乐的基本要素有音的高低、长短、强弱、音色,让学生掌握每一个要素的变化对音乐整体表现的影响;再如音乐的形式要素有节奏、旋律、音色、速度等相关知识;教师还要加强对音乐流派、表现形式、乐器等相关知识的教学,完成教学大纲上规定的教学任务。在此基础上,积极拓展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学习到更多知识,为学生在今后的自我发展提供可能。
二、激发学生鉴赏音乐的乐趣。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音乐课是一门情感性与人文性极强的学科,音乐课的教学质量主要依赖于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具有高度的热情与兴趣,能够保证音乐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也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高中音乐教师在知识性教学的同时,更要注重情感性教学,积极探索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于音乐鉴赏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开展相关的音乐活动,如听音辨曲、听音辨乐器等等,或者鑒赏一段音乐分享鉴赏心得,或者充分展开想象,将所听到音乐变化改编成文字等等,丰富音乐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避免将音乐课变成单纯的鉴赏课,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落实音乐教学的育人目的。
三、帮助学生养成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
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强调音乐对于完善人格,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意义。为了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也为了培养学生乐于欣赏音乐,从音乐中汲取精神力量,教师不仅要落实好课堂的教学任务,更要强化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使学生养成欣赏优秀音乐的良好习惯。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养成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呢?教师可在课堂上强化音乐的直观性,例如采用欣赏音乐剧的形式,通过音乐与人物故事的贴合来加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以及认识音乐是如何营造特定的氛围等。反之,引导学生聆听特定的音乐来调整自我状态。例如,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可播放节奏较快、情绪较高昂的音乐,使学生振奋精神,更好投入学习状态。在课堂开始一段时间后,当学生感到精神疲惫时,教师可播放相对舒缓的音乐,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状态等等。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了解欣赏音乐的重要性,从而在生活中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主动欣赏音乐,并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
四、改善音乐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教学
《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曾指出当前的高中音乐课程处于教学的薄弱环节,还存在许多问题,其中就有对教学方式的担忧与重视。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常用鉴赏音乐、分析音乐,甚至解释音乐等教学方式,教学方式生硬,且流于形式化、表面化,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音乐课堂的趣味性不足,自然学生欣赏音乐的热情也受到抑制。这种以他人代替自我感受的教学方式,作为音乐鉴赏主体的学生的能动性不足,难以发挥自我创造力与想象力,反而扼杀了音乐的魅力,也削弱了音乐的教学意义。因此,教师要积极探索相关的教学方法,积极改进音乐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教学。例如,教师可以以音乐欣赏为主导,开展音乐活动,如学生为一幕话剧选择合适的音乐,可以锻炼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与感悟力,提高对音乐的运用。或者为学生创造展示音乐才能的舞台,让学生进行才艺展示,从而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五、培养学生音乐实践的能力。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规定,音乐课程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提高每个学生的音乐素养,使学生各方面的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这意味着,音乐课程还要注重实践性教学,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高中音乐教师还要面向具有一定个体差异的学生,使每个学生发掘自己的长处与优点,鼓励有条件的学生积极开发个人潜能,培养自己的特长爱好,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体现音乐教学作为美育的重要一环,所应当具备的功能与意义。另外,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技能的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当为学生创造自我发挥、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体会到音乐所给人带来的成就感以及来自他人的尊重,从而激发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有意识地强化自己的音乐训练,激发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为二十一世纪建设提供更高层次的人才,也为学生创造更加有质量的生活提供实现途径。
总而言之,高中音乐教学还存在许多不足,教学方式还有待改进,教学质量更有待于提高。作为一名高中音乐教师,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宗旨,积极开发高中音乐课堂建设,提高课堂教学的丰富性与生动性,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可能的机会,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当然,由于我国专门的美育工作开展较晚,我们的教学探索中还存在不少误区,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当以此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