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能力,主要包括创新精神、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个性品质三个方面。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性思维,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体会:
一、创设质疑问难的情境,点燃学生创新的思维火花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就是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索的活动。”而学生的积极的思维往往是以疑开始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创设恰当的学习兴趣。
比如,讲“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节时,教师出示了幻灯片,于是我指着一个“大月饼”说:“中秋节军军的妈妈买了一个大月饼,让爸爸、妈妈、军军一起中秋赏月,并嘱咐让爸爸分得这个月饼的1/3,妈妈分得这个月饼的2/6,军军分得这个月饼的3/9。你们想想,这样分,谁分得最多?”有的说:“军军分得多。”有的说:“妈妈分得多。”还有的说:“他们分得同样多。”同学们相互争论起来。但是,由于没有充足的理由,谁也驳不倒谁。于是我看时机成熟了,拿出一个大月饼分别找三位同学,扮演角色,并让他们亲自动手,爸爸分走1/3,妈妈分得2/6,军军分走3/9。没等月饼分完,同学们已是一片欢呼声:“分得同样多!”、“相等!”接着又是一片惊奇的声音:“怎么会同样多呢?”顿时,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真想多知道知识的奥妙。请教老师的心切,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于是,我抓住这一极好的教学时机授新课。通过老师的指导,结合实例反复观察,终于发现这三个分数原来是由于它们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数(零除外)。我告诉他们,这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这样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接受了新知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再如,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时,教师出示了幻灯片,于是我指着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图形说:“同学们,这是一个由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5厘米,高是4厘米,那么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这时很多同学很快得出:10平方厘米。这时我趁机问:“你是如何得到的那么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呢?你们想知道吗?这样同学们情绪高涨,强烈的求知欲充分地调动起来,积极主动地投身知识的探索过程,从而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
二、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想象是创新的孪生兄弟,想象力丰富的人创新能力也强。心理学家对于不同年龄的人做了一次创新能力的调查,发现了儿童的创造能力高于成年人,这与儿童有丰富的想象力有关。我们曾在低年级数学课出示一道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图形中包含几个小木块。大部分学生说五块,但也有一部分学生说四块。这时教师不做评价,让学生拿出学具摆这个图形,说四块的学生通过操作醒悟自己想象中的思维缺陷,即对“躲”起来的一块是想象中的空白。此时教师再出示原图形的视觉转移图,让学生在思维中留下“躲”起来的一块在立体图上表示的清晰图形。又如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后,提问:为什么长方体的体积可以用底面积乘以高,又可以用横截面积乘以长?学生通过对学具的摆弄和观察,通过讨论回答说,把长方形竖起来可用底面积乘以高,如果横着放就是横截面积乘以长。这样回答是通过学生一定的想像才能得出的,学生也在想象中体现创新的内涵。
三、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创新精神
新课标要求:“学生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体,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要完成自己的主导作用。”由此,我们应该知道,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要地位,教师要把各种问题的思考都要引导学生来完成。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就要做到让学生具有自主探究的精神。
1.多给学生创新的机会。传统的教学学生是被动地听老师讲课,他们认真地做着老师讲的课堂知识,他们丝毫没有想入非非的问题,认为老师是唯一的主宰者,没有可疑问的问题,只有老师才是唯一的,是知识的尊崇者。因此,教师要明确注重给学生更多的创新机会,让孩子们大胆地去想象和猜测问题的形成,给他们创新的空间。比如,在讲“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一节课的时候,我便问及学生道:“同学们,看看你们感觉应该有什么问题需要问吗?只要你们感觉有疑问就可以放开心理的阻拦,大胆地发问。”于是,学生便争先恐后地提出了各种问题:平行四边形的计算公式是怎么样的?是怎么进行计算的?它的面积是怎么计算的?等等。这就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发问。结果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学生思维也得到了普遍提高了。
2.给学生一定空间。数学的特点就是比较抽象,学生自然感觉到没有什么可以说的,我们作为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设计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思考空间,让他们勇敢地走进分析中。培养他们的敢字精神。比如我在执教“时、分的认识”时,出现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孩子们对时针所指在2、3之间,分针指在11时,是2时55分还是3时55分出现了不同的意见。于是我就指导孩子们结合教具钟表的模型各个小组进行讨论和探讨,很快就得出了统一的答案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总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和形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材的具体特点,激发其创新兴趣,发散其创新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从而更加有效开展创新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