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免费注册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网论文频道
 
 网站首页 | 论文频道首页 | 小学语文论文 | 小学数学论文 | 小学英语论文 | 小学体育论文 | 小学音乐论文 | 小学美术论文 |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 | 小学科学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 初中数学论文 | 初中英语论文 | 初中历史论文 | 初中政治论文 | 初中物理论文 | 初中化学论文 | 初中生物论文 | 初中地理论文 | 初中体育论文 | 美术 | 品德
 高中语文论文 | 高中数学论文 | 高中英语论文 | 高中历史论文 | 高中政治论文 | 高中物理论文 | 高中化学论文 | 高中生物论文 | 高中地理论文 | 高中体育论文 | 美术 | 音乐
 栏目类别:论文发表网

初中思想品德问题教学浅探

更新时间:2017/3/29 11:34:00  浏览量:3453

  [摘 要]教师应从学生生活认知基础出发,根据课堂学习需要,巧妙介入问题,以问激学、以问明理、以问导行,通过多元互动展开教学探索,有效启动学生学习思维,引导学生明理践行,形成重要的教学内驱力。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问题教学;学情;教材;现实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思想品德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因此教师从学生生活认知基础出发,深入挖掘教材,根据教材内容需要,巧妙介入问题,有效启动学生学习思维。

  一、学情调查,以问激学

  开展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之中,对学生学习意识、学习思维、学习习惯等因素展开调查,为课堂教学问题设计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撑。提问是课堂教学最常见的教法,但不同设计思路所产生的教学效果迥异,教师要在问题提炼、问题归纳、问题展示等环节作全面思考,以确保问题的准确性,提升教学的高效性。

  如八年级思想品德《我们都是龙的传人》一课的导入阶段,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和《龙的传人》,并引入问题: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为什么海内外华人都如此虔诚地来祭拜黄帝陵呢?学生快速展开热烈讨论,并给出自己的答案。有学生总结: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解放,同一切外来侵略者展开不懈斗争,用鲜血和生命赢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这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也有学生说:海内外华人都虔诚地祭拜黄帝陵,说明大家都希望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盼望祖国能够早日实现统一。

  从学生给出的答案可以看出,这些信息并非都是通过阅读教材获得的,很多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积累的。这说明教师的问题设计具有针对性,引发了学生主动探索意识。其实,学生学习认知有广泛渠道,教师之所以用歌曲导入,是因为从学情调查中得知,学生对歌曲的敏感性更强,由此设计问题,必然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二、挖掘教材,以问明理

  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为课堂教学问题设计做好坚实铺垫,这是教师备课基本功。教材内容与学生学习思维有众多契合点,教师从哪些角度展开挖掘,需要考量众多关联制约因素。首先是教材系统性,思想品德教材内在关联不是特别紧密,但教学统一性比较鲜明,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学习。其次是学生学习思维特征,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思维的共性特点,还要对不同群体学生的学习思维个性情况进行深入了解,这样才能提升问题设计的适合度。

  如在教学《我爱你,中国》时,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学习教材,然后给出系列思考题:我国文学史上的“诗仙”“诗圣”分别是谁?你能够说出多少文化典籍的名称?中国的“书圣”是谁?我国保存至今的著名石拱桥是哪座?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分别是什么?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学生快速做出反应,并给出答案。

  教师深入研读教材,给出系列问题,基本涵盖了主要学习内容,学生就此展开合作学习,逐渐建立清晰的学习认知,课堂教学呈现繁荣景象。课堂问题设计紧扣教材内容,教本、生本思维达到较高契合度,其学习效果才能显现出来。

  三、接轨现实,以问导行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设计与学生生活认知有多重关联,教师要从学生现实生活展开教学考量,以提升教学问题的现实性。现实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是学生普遍关注的,教师要对这些资源进行科学整合,形成重要的教学引导内容。如果能够巧妙地以问题形式引导学生展开学习行动,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为课堂教学提供正能量。

  如教学《我为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做贡献》时,教师引入古诗《悯农》,并和学生一起背诵。教师没有让学生阅读教材,而是展开问题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浪费现象呢?学校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浪费现象呢?社会生活中有没有浪费现象呢?学生对这些内容都非常熟悉,自然有話可说。有学生说: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浪费现象有很多,剩饭、剩菜都倒掉了,不能节约用水用电,衣服还不旧就要换新的。也有学生说:我们学校生活中也有不少浪费现象,有人随便撕纸张,扔学习用具,乱花钱买零食。社会生活中的浪费现象更严重,大楼还好好的就拆了,烂尾楼盘却大量存在,这样的浪费可谓是触目惊心。

  让学生对浪费现象展开讨论,是因为其与学生现实生活接轨,学生参与学习非常迅速。学生生活范围不是家庭就是学校,这里适当延伸,让学生关注社会浪费现象,无疑是对学习内容的深度探究。

  在思想品德课中开展问题教学,需要教师深入到学生之中,对学生学习思维进行细致调研,通过质疑、分析、讲解、归结、整合、优化等教学环节,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构建崭新的学习认知体系。

 与课堂教学有关的初中思想品德论文
 热点推荐
CopyRight @2018   论文发表最好的网站 www.zq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