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电化教学已成为现代化教育中的一种有效手段。多媒体的使用提高了单位时间内传递信息的容量,增加了课堂的密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多媒体可以创设应用环境,模拟实践活动,使数学更加生活化。这样既巩固了当堂学到的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这种学习过程中,获得思维的提升,感受到参与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关键词】 电化教学 容量更大 更生活化 个性更突出 更有趣
在传统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分析不清教学过程,不理解教学情境,直观效果不佳,因此“一大一小”两块黑板的教学模式应彻底改变。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电化教学已成为现代化教育中的一种有效手段,恰当地使用电化教学,能利用图形、图像、文本、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刺激学生的感官,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等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恰当地使用电化教学手段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趣的最佳途径,是激发课堂生命与活力的有效办法,它可以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去看、去想、去探求;它直观、形象地特点,为学生提供了思维磨擦与碰撞的环境,它突破时空的特点为学生搭建了更为开放的舞台,对实现数学教学过程的立体化、最优化、最终“活”化具有显著作用,显示出它无以伦比的优势。怎样才能在教学中巧用电化教学呢?
一、运用现代电教媒体,提高课堂效率,使“数学”容量更大
多媒体的使用无疑增多了课堂信息传递的通道,无论是学生得到的知识信息,还是老师掌握学生的反馈信息,都大大提高了单位时间内传递信息的容量,增加了课堂的密度,增大课堂容量不是增多练习数量,而是思维训练的高精度、高效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积极开动思维。电化教学能把静止的实物图和直观图变为活动的变化的图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草地上有8只羊,又来了3只,一共有多少只羊?“首先用幻灯演示,草地上有8只羊的图片,然后让学生注意观察,看发生了什么变化?再运用抽拉片使屏幕上又走来了三只羊,引导学生看图说意,因为整个变化过程学生看得明白,所以学生能完整地叙述出题目意思。这样运用电教手段很自然地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使学生很轻松地掌握了应用题的结构。接着根据题意和已建立的表象,联系加法的含义,分析数量关系,这样学生很容易说出要求的“一共有多少只羊”就是把8和3或3和8合起来,用加法计算。这样学生不但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还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电教化手段可创设应用环境,模拟实践活动,使“数学”更生活化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所以,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多给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例如,在“元的认识”设计练习环节,通过课件显示了多种生活物品及其价格。在商品的下面出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把容易混淆的面值摆放在一起,让学生自己选择,自由购买。这个练习将学到的人民币知识与生活中的购物活动联系起来,既巩固了当堂学到的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运用现代电教媒体,增强自主能力,使“数学”个性更突出
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给学生创设富有变化而且能激发学生求异感的学习情境,启发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鼓励学生求异,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例如:在巩固“求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出示练习题“有一个长方体长8厘米,宽6厘米,高5厘米,把它平均分成两个长方体,分成的每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可能是( )平方厘米,也可能是( )平方厘米,还可能是( )平方厘米。”练习中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怎样分。由于小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还不够强,对这类知识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我在学生讨论后,结合电教进行教学,出示一个长方体,按学生的方法在电脑上演示,分别沿着长、宽、高将这个长方体平均分成了两个长方体,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不同的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四、运用现代电教媒体,设置悬念,引导合作探究, 使“数学”更有趣
悬念可以造成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具有强烈的诱惑力,能激起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是老师常用来设计导入新课的一种方法。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老师在投影上出示一直角三角形纸板(用三块硬纸拼成),问:“你们知道这个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吗?”学生对此感到新奇,渴望得到答案。这时老师并没有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进一步引导探究。算一算:拿出自己的两个直角三角板,算算每个三角板的三个内角和是多少度?量一量:让学生用量角器度量一下三个内角和是多少度。折一折: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正方形纸,沿对角线对折,得到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和与原正方形四个内角和有什么关系。然后老师出示投影把三角形硬纸的三个内角拼在一起,帮助学生验证探究结果。学生在这种学习过程中,获得思维的提升,感受到参与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总之,电教媒体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声、光、色、形、静动结合等诸多优点,有利于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益。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点、教学内容、学生学习实际等诸多因素去综合考虑,遵照“适时、适当、适度”原则合理运用电教技术,不能“喧宾夺主”,使电教媒体在教师的驾驭下有的放矢地发挥作用。教师合理运用电教技术辅助教学,才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中小学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