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课程改革后,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做了明确要求,新教材也把思想方法这一块儿囊括其中,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把思想方法的教学贯穿在教学过程中。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适度进行教学预设,思想方法教学与知识教学相统一。
【关键词】 思想方法 小学数学
授人以鱼,只是一饭之恩,授人以渔,却是一生受用。义务教育学科教学,也应该授学生以渔而不是鱼,或者说,重在渔而不在鱼。小学数学教学自然也不例外,数学思想方法必须作为重中之重被贯穿在教学内容之中。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核心,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对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对于学生发现数学新知,对于提高学生的品质,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都受益无穷。
基于对数学思想方法重要性的认知,新课程改革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将过程与思想方法作为数学教学的三维目标之一,与之相应,新编教材也增添了很多数学思想方法的内容,其中,数学广角就是重要的一个版块儿,通过日常的生活案例将数学思想方法展现出来,并且不是纯粹地讲述,而是将数学思想方法应用于数学解题中,比如推理、实验、假设等。
因此,教师需要把数学思想方法囊括在教学之中,使学生掌握这些思想方法。本文就如何在教学时传授思想方法,谈一些拙见。
一、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科需要达成的目标是让学生建构可以适应未来生活的知识、技能、态度、思想方法。因此,教师不仅不可以回避教授数学思想方法,反而要把思想方法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囊括在教学设计中。尤其是数学广角这个本就以传授学生数学思想方法作为主要目标的版块儿,更不能忽视数学思想方法的训练。教师不能以学生年幼不能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作为借口,更不能以数学思想方法无法教授作为推搪理由,应该持续地教授思想方法,并且定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集中训练。
数学教学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如何调整这三个教学目标的轻重地位并且使之形成和谐统一,是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必须考虑的问题。教师需要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明确其层次性。以《植树问题》为例,教师设计出的教学目标绝对不能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操作植树这一类的问题,而是将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植入学生的潜意识中,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习惯性地把未知转化为已知,利用定势解决难解问题,至于价值观,植树问题所要渗透给学生的植树造林美化环境,教师只要点到即可。
二、适度进行教学预设
事实不一定完全依据预设的轨迹发展,但适度进行教学预设却是必不可少的,不过这种教学预设,不是脱离了对学生和教材了解的空想,而是在学生和教材的基础上形成一种合理教学设计想象。教师需要预设学生掌握了什么,预设学生通过学习想要达成一个什么样的目标,预设采用怎样的教学思想方法才能实现学生在课堂上的进步,预设如何进行教学才能将数学思想方法教给学生掌握。
具体到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学生和教材的把握,设计多个教学方案,然后根据情况适时调整。以《简易方程》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以教材中的年龄案例为中心进行教学,也可以以周长一定的长方形案例为中心进行教学,或者是以童话为中心进行教学,无论如何教学,都要渗透符号的思想,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观察学生是否形成了对符号的认知,符号不是一个具体的数,而是一堆有限的或无限的数的集合。从具体跨入抽象,学生难度较大,教师必须预设出学生的困难,并且可以进行引导。
三、统一于知识教学
知识、思想方法不是独立的,更不是相互对立关系,二者是一个统一的关系,知识中有思想方法,思想方法渗透在知识中。教师的教学设计,需要把知识与思想方法完美地糅合起来,并且通过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习得知识、掌握思想方法。在建构概念的过程中感受到思想方法的存在,在利用公式进行推导的过程中意识到思想方法的用处。以《角的度量》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认知大量存在的实际角,比如桌子的角、三角板的角等等,然后引导学生认知纸面上的角,在学生有了感性的积累后,再认知角的符号∠以及角的两边是无限延长的,不是局限在有限的长度之内,于是,符号以及无限的思想方法悄然植根于学生心中,以后,学生看待事物,就不会局限于表层的框架。通过形象认知抽象,是对思维规律的尊重。
教授学生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常常不需要直接点个明白,说个清楚,就小学生的思维局限而言,教师也不可能解释的一清二楚,教师只需要把思想方法的痕迹灌输到学生的潜意识中,让学生有所印象即可。以《推理》为例,教师只要引导学生能够从系列条件中得出正确结论即可,并不需要讲明什么是逻辑推理,以及逻辑推理中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假设、演绎等等。
在中年级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有所加强,教师可以稍微讲授一些数学的思想方法,让学生对自己在潜意识中建构并应用的一些东西形成初步了解。以《搭配二》的教学为例,在数字之外,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午餐的搭配,然后要求学生把搭配的方式写在表中,在不能用图片的时候,有的学生自然会相处用符号表示,这时,教师可以点名符号思想,符号是事物的代表,可以表示任何事物,只要你想,不过数学公式中的符号不可以任意替换,已经约定俗成,成为了习惯。
在小学高年级阶段,面对数学问题,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数学思想方法来解题,在这个过程中感知数学思想方法的简洁性,并且对问题进行归类处理。以《植树问题》为例,面对这类问题,比如植树、安装路灯、插秧等,学生可以应用数学模型总长/间隔长+1来求解,不必再去弯弯绕,最后把自己弄得也糊涂不堪。恰当的总结是必须的,是为了在规律中进行问题的简明处置。如果缺少了总结的阶段,学生学到的思想方法就是零散的,甚至不能用之正确处置问题。
思想是数学的心脏,方法是数学的神经。不管是建立数学概念,还是发现数学规律,亦或是处置数学问题,关键在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因此,在知识的教学中,发掘并教授于数学知识形成至关重要的思想方法不可或缺。不过,思想方法的教学必须慢慢来,不可急于求成,要求学生一时之间掌握。
参考文献
[1] 施华玲. 论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之渗透[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6
[2] 蔡凌燕. 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探究[J]. 教学与管理,20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