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免费注册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网论文频道
 
 网站首页 | 论文频道首页 | 小学语文论文 | 小学数学论文 | 小学英语论文 | 小学体育论文 | 小学音乐论文 | 小学美术论文 |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 | 小学科学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 初中数学论文 | 初中英语论文 | 初中历史论文 | 初中政治论文 | 初中物理论文 | 初中化学论文 | 初中生物论文 | 初中地理论文 | 初中体育论文 | 美术 | 品德
 高中语文论文 | 高中数学论文 | 高中英语论文 | 高中历史论文 | 高中政治论文 | 高中物理论文 | 高中化学论文 | 高中生物论文 | 高中地理论文 | 高中体育论文 | 美术 | 音乐
 栏目类别:论文发表网

探讨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效性提升的途径

更新时间:2017/5/11 17:41:00  浏览量:3418

  【摘要】思想品德对于规范人们的行为,陶冶人们的情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如何让学生在初中时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初中思想品德要达成的目标。本文从提高初中思想品德为主,探讨提升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 思想品德 课堂有效性

  初中的学生处于青春期,他们渴望着独立,渴望被关心,但另一方面又渴望独立,希望自己独当一面。初中生是我们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整体素质决定着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所以初中思想品德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非常重要。如何提升课程的有效性,也成为了当前初中教师研究的重点。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现存的问题

  1.思想品德课流于形式

  这里所谓的流于形式,主要是说的教师教课时候涉及的内容过于肤浅,对于学生来说不具备太大的实际意义。比如初中思想品德讲有素质,配图是一个陌生人在车内吸烟,导致车厢中其他乘客非常难受。这种浅薄的判断学生从小学就开始接触这個不文明的行为。所以到了初中同一种现象反复说,学生就会觉得思想品德未免太过于浅显了。很少去思考这些行为和一个人的关系,比如让这让个陌生人养成吸烟是因为什么,处于什么目的。从而深入的联想自己:是否有过郁郁寡欢的时刻,这些时候自己都想干什么,是否当时做了让同学或者朋友非常不满的事情。这些事情的发生自己是否去妥善的处理好。

  教师在教课的教学过程之中,讲这些显而易见的案例,但是又从来不深入的讲。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来说,起到的作用就是潜移默化的行为规范,比如在公共汽车的车厢中不应该吸烟。但是对于学生遇到心里极其郁闷,或者是郁郁寡欢的时候,却不知道如何处理。这种思想品德流于表面,虽然约束了学生的一些行为,但是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自身的问题。

  2.教师的思想品德也在时时刻刻的影响着学生

  人生本不完美,成长环境与教育环境不一样,所以养成的行为习惯就会不一样。但是教师在教授思想品德的时候,就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为规范,尤其是教师的行为很容易被学生模仿。

  比如有的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吸烟,尤其是年龄稍微大一点的教师。他们一边说吸烟是不文明的,但是一边又在吸烟。还有一些教师上课的时候电话铃声响起。这些行为都会给学生一种错误的思想:尽管在教室吸烟,在教室用手机这些事情都是有违思想品德的,但是教师都在做的话,就说明这些事情并不是很严重的事情。以至于学生慢慢的会放纵自己的行为。甚至越来越过分。

  除此之外,很多教师会额外对成绩好的学生额外的关注,这让大多数渴望被关注的学生非常气愤,或者是嫉妒,对于学生会带来很大的不良影响。

  二、提升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性策略

  1.提升思想品德的实践性

  上文提到初中思想品德上很多的行为都是属于浅显易懂的行为,并且教师授课太流于形式。所以学生很难从思想品德课程中学到很多东西。所以要提升思想品德的实践性,应该从杜绝流于形式做起。

  教师在讲述思想品德的时候,不要单纯的将文章中的内容作为一个动作来讲解。而是应该结合各种因素。比如上文提到的吸烟问题。教师应该让学生们结合所有生活经验来评判这种行为。或者是结合一些场景和生活实际案例来综合评价这个事情。比如人原本是自由的,这是从政治的角度来说。但是这个人吸烟可能出于不同的原因:心情不好,家事烦心,与朋友吵架等。与此同时在公共场合吸烟,二手烟对于车厢内其他的乘客的身体有很害,或者引起乘客不适。结合众多因素,教师就可以开始深入,心情郁闷的时候应该有什么积极的发泄方式,选择什么样的发泄方式是人们应该做的,对于一些公共场合是否有很多不能做的行为,这些行为伤害了周围的陌生人,对于伤害陌生人应该保持什么样心态。以此来深入探测学生的内心。并且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课程到末尾的时候教室就应该告诉学生,每个人都会有心情不好的时候,但是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找人倾诉,或者是倾听一些欢快的音乐。不要将自己的坏心情强行以伤害周围的形式发泄出去。换位思考,对于陌生人有害的时候自己并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些事情都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由此严于律己。这样一来学生就会觉得教师并不是教给自己单纯去判断一个行为的好坏,而是结合实践为自己的未来做正确的导向工作。

  2.教师应该注重自己的思想品德培养

  对于教育者来说,自身的情操以及思想品德会对受教育者产生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学生处于青春期的阶段,对教师的言行会不自觉的模仿。所以教师应该格外注意自己的思想品德。并且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学生的影响不一样,有些悟性高的受到的影响是比较直接的,而很多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所以教师在日常的生活或者学习的规范中应该让学生在一言一行中践行思想品德课程上教给学生的知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比如很多年龄比较大一点的老师,养成了抽烟的习惯,经常不自觉在教室,或者办公室吸烟,这种行为就会让学生产生一种,吸烟原来并不是一件错误的事情,因为自己的老师吸烟。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应该举例反面案例,比如年轻时候很多人吸烟,但是到了中年的时候就会发现身体大不如从前的例子来告诫学生,这种行为是完全不值得模仿的,是消极的。

  还有现在一直在强调的就是在教师经常听到一些老师的手机铃声响起来。这一方面会让学生转移注意力,另一方面也可能会助长学生浑水摸鱼玩手机的坏习惯。

  除此之外,教师应该对学生做到一视同仁,因为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大多数都能渴望被教师关注。教师过分关注成绩好的学生的成绩,会让学生产生心理的不满。其次还一些极度渴望关注的学生会采取完全不学习并且表示无所谓的状态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需要教师多给予一些关注。教师平时应该多余学生沟通,观察学生的情绪以及作业质量变化,帮助学生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

  三、总结

  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很多思想涌入中国,不少中学生受到暴力,拜金主义的影响,在生活中也盲目的坚持我行我素。所以思想品德教育在现代教育中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以及良好的道德素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初中生的思想教育刻不容缓,只有教育者纷纷加入其中,才能更好的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周仪柱.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性的提升方略探析[J].学周刊,2016,(02):70.

  [2]赵奇.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效性初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5):57-58.

 与课堂教学有关的初中思想品德论文
 热点推荐
CopyRight @2018   论文发表最好的网站 www.zq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