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免费注册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网论文频道
 
 网站首页 | 论文频道首页 | 小学语文论文 | 小学数学论文 | 小学英语论文 | 小学体育论文 | 小学音乐论文 | 小学美术论文 |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 | 小学科学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 初中数学论文 | 初中英语论文 | 初中历史论文 | 初中政治论文 | 初中物理论文 | 初中化学论文 | 初中生物论文 | 初中地理论文 | 初中体育论文 | 美术 | 品德
 高中语文论文 | 高中数学论文 | 高中英语论文 | 高中历史论文 | 高中政治论文 | 高中物理论文 | 高中化学论文 | 高中生物论文 | 高中地理论文 | 高中体育论文 | 美术 | 音乐
 栏目类别:论文发表网

探讨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微故事的运用

更新时间:2017/6/29 21:33:00  浏览量:3649

  摘 要 历史是初中阶段的重要课程,在提高学生历史知识水平、拓宽学生思维视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历史学科的内容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微故事,可以增强历史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本文围绕着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微故事的运用这一话题,从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具体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微故事;历史教学;运用策略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对外面的世界十分期待,对新鲜事物十分感兴趣的年龄阶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微故事,无疑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历史微故事与历史教学相结合,可以将抽象知识形象化,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巧妙运用历史微故事开展历史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微故事,一是要突出微故事与课文内容的密切联系,二是要突出微故事的特色——“短小精悍”,三是要丰富故事讲解形式,四是要掌握教学进度灵活运用。

  1 课前导入微故事设置悬念

  不少初中历史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开始时,通常会简单回顾一下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和内容,然后就开始了本节课的讲解,忽视了课前导入这一环节在集中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的作用,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可以运用历史微故事进行课前导入,结合教学内容引入微故事设置悬念,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在讲授《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的内容时,可以在课堂开始时,询问学生:“大家平时会说‘激动的像发现新大陆似的’,我今天就给大家讲一讲‘发现新大陆’这个故事。”然后教师开始给学生讲“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故事,讲述哥伦布在海洋中航行探索的艰辛以及发现“新大陆”时的激动心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来认识“哥伦布的远航是大航海时代的开端”这一历史节点,哥伦布开辟了新的海上航行路线,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通过声情并茂的故事讲解,让学生对15世纪的世界历史面貌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学生会对故事后续发展充满好奇,从而带着饱满的学习热情自然而然地进入新一节课程内容的学习中

  2 课中穿插讲解微故事帮助理解

  在以往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授知识,甚至照本宣科地进行讲解,很多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感到厌倦,在课堂上缺乏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可以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在课中穿插讲解微故事,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鸦片战争》这一节的知识时,可以在课堂上穿插讲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讲述林则徐“置祸福荣辱于度外”,面对重重困难,毫不退缩,坚决实行禁烟,抵抗外国武装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的事迹,帮助学生理解消化这节课讲授的内容。同时,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讲一讲林则徐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故事,以及他前往桂林镇压天地会起义的故事。让学生明白在当时的时代和环境中,林则徐的行事和想法不可避免地带有阶级和历史局限性,对这个人物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再如在讲解中国古代史时,可以灵活穿插讲解“四面楚歌”、“昭君出塞”、“完璧归赵”、“与虎谋皮”等历史典故。

  3 课尾运用微故事引导学生回味

  经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会感觉有些疲惫。教师可以在课堂结束的时候,给学生讲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微故事,帮助学生环节疲惫和压力,也对整堂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将历史微故事放到课堂结尾,能够引导学生回味,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体会。

  例如,在讲解《改革开放》的历史知识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借助互联网准备一些与改革开放有关的文字、图片、音视频资料如歌曲《春天的故事》和邓小平的人物故事等。在课堂结束时,利用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展示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现状和改革开放后取得的成果,将这些资料作为课堂知识的补充,让学生从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中理解歌词的历史典故,产生情感共鸣,充分认识到邓小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的巨大理论贡献和实践创新精神。

  4 总结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教师可以结合历史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灵活运用历史微故事。通过课前导入微故事、课中穿插讲解微故事、课尾运用微故事等方式,巧妙设置悬念,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消化课堂知识,引导学生回味感悟,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提升初中历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唐莉.浅析历史微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6(10):10.

  [2]柯蔚.历史微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6(10):30.

  [3]景欣.试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历史故事的有效途径[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軟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01).

  作者单位 江西省崇仁二中 江西省崇仁县 344200

 与历史故事有关的初中历史论文
 热点推荐
CopyRight @2018   论文发表最好的网站 www.zq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