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免费注册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网论文频道
 
 网站首页 | 论文频道首页 | 小学语文论文 | 小学数学论文 | 小学英语论文 | 小学体育论文 | 小学音乐论文 | 小学美术论文 |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 | 小学科学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 初中数学论文 | 初中英语论文 | 初中历史论文 | 初中政治论文 | 初中物理论文 | 初中化学论文 | 初中生物论文 | 初中地理论文 | 初中体育论文 | 美术 | 品德
 高中语文论文 | 高中数学论文 | 高中英语论文 | 高中历史论文 | 高中政治论文 | 高中物理论文 | 高中化学论文 | 高中生物论文 | 高中地理论文 | 高中体育论文 | 美术 | 音乐
 栏目类别:论文发表网

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更新时间:2017/11/8 21:31:00  浏览量:3621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开展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以及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大主题的日益推广,小学语文教育有了新的定位,新的定位立足于德育教育的背景之下。新时代的学生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不仅仅应该将课本内容的讲授当作重点,而且应该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以及积极的人生态度,可以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小学生由于特定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在这个时期对他们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具有可塑性,在塑造学生道德品质的过程中,让学生受益终身。那么在小学语文学科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1]

  一、提高德育教育的渗透意识

  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更新自己教学观念的基础上,意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将德育教育的内容渗透在教育阶段的各个环节上,在深入挖掘课本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形成一种树立良好道德观念的意识。比如,在讲授《我的祖国母亲》这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课文,让学生养成一种爱国意识,进而鼓励他们不断努力学习,在浓厚的民族自豪感与荣誉感的号召下,把自己培养成为对祖国有用的人才。又比如,小学课本上的很多古诗都会传递出深刻的哲理,教师要在讲授中让学生受到感染。比如于谦的《石灰吟》,传达了诗人高洁的理想;郑燮的《竹石》表达了作者在艰苦环境下不屈不挠的品质;张籍的《秋思》表达了作者对于家乡的思念等等。这些古诗中传达出来的情感一定会对学生产生熏陶,完善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2]

  二、丰富德育教育的渗透方法

  近几年,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尤其是多媒体教学以其直观性、灵活性往往受到小学语文教师的青睐。在这样的背景下,利用多媒体进行德育教育也就成为一项新型的手段。通过视频、图片的影响,为学生塑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学生就容易和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比如教师想要通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篇文章让学生培养一种在逆境中成长的意识。但是对于课本上的盲人生活,学生不能切身感受。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放映相关的影视资料,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而且在直观视频的带领下,学生往往更容易懂得课本内容的深层次情感。从而培养一种即使条件恶劣,也要对生活充满信心的意识。

  三、通过写作激发学生的感知

  小学教师不仅应该将德育教育的内容局限在阅读上,在写作中也应该有所渗透。让学生在读完书之后,写一写自己的感悟,便于消化本节课的德育内容。比如,在学习完《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这种主题文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教育。让学生在感知作者对亲人关爱的基础上,写一篇属于自己的文章,表达自己和亲人之间的感情,培养学生对自己家人的深切情思,让学生学会尊敬长辈、孝敬长辈。这对于他们的一生都相当关键。在进行这种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在写作之前进行引导,提醒学生一些注意事项,让学生学会从身边入手,将和亲人之间发生的小事搬到纸面上来,即提升了学生的写作技巧,而且对他们进行德育知识的渗透。

  四、通过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高尚情操

  德育教育不仅局限于课堂之上,有时候课下学生的课外阅读往往更能触动他们的心灵。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在课下往往没有自己主动阅读的自制力。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规范,通过一些“故事汇”、“阅读大赛”,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规划和约束,让他们有阅读的动力。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书目。比如鲁迅的《朝花夕拾》、高尔基的《童年》等等。这些类型的书看似晦涩难懂,但是和高年级的小学生相适应,他们往往有兴趣去读、去思考,从而明白一些人生的道理。

  五、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小学语文课堂上,学生往往对教师有着一种莫名的神往。他们由于年纪小,对教师的渊博、知识的魅力充满好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从自我做起,为学生树立一个榜样,让学生认识到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念对学生的重要性。比如,在课上讲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今天上班的路上我扶了一个老奶奶过马路、路边有垃圾要随手捡起来、看见有人随地吐痰要及时制止等等。教师的这些行为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会在以后的生活中加以效仿,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3]

  六、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

  小学生由于特定的心理和年龄特征,对于教师会有依赖感。因此教师要通过和蔼的面部表情以及温和的话语为学生营造一种亲切感,从而为和学生进一步的沟通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可以在了解学生心理特征的前提下对他们进行德育渗透。比如,在学习完《窃读记》之后,教师就可以和学生进行沟通,问一问学生对于课文中哪些方面的内容有不了解的地方,从而在解答中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优良品质。如在讲授《怀念母亲》一课中,教师在对本课内容进行讲解的同时,还要让学生思考自己的“两位母亲”,而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教师要照顾到,给予充分的爱与帮助,让他们快乐的成长。教师的人文关怀是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充满温情,能够真正去包容学生的缺点,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同时还要成全学生。做到这些,便是真正实践了德育教育的教学理念。

  总之,新时代的学生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因此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师不仅仅应该将课本内容的讲授当作重点,而且应该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德育教育关乎小学生一生的发展。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以及积极的人生态度,可以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学习和生活中去。有利于他们保持自身的身心健康,从而树立不断努力学习的意识,这对于小学生的一生都相当关键,一定要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高桂峰.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5(14):123.

  [2]马虎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学周刊.2013(18):45-46.

  [3]曹忠远.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大众科技.2014(03):456.

 与德育有关的小学语文论文
  • 暂无
 热点推荐
CopyRight @2018   论文发表最好的网站 www.zq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