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体育教学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保证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学科。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体现素质教育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是高效課堂教学的基础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锻炼的基础。当然高效课堂的创建不仅仅需要靠以人为本的理念,还需要我们从师生关系、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来落实。
关键词:小学体育;高效课堂;师生关系
体育教学要想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创设出更适合学生的运动的、能够调动起学生运动兴趣的教学。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教师总是以课文为依托,完全按照课本来教学。这样简单的教学,虽然会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学生也会得到一定的锻炼。但是,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仅仅是锻炼而已,学生在运用技巧、学习兴趣等方面都不会有提高,甚至有学生连简单的锻炼都完成不了。我们应该构建高效的体育教学,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形式多样的运动内容等来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运动热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总是不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不注重师生关系的建立。这样的思想直接导致学生与教师心理上的疏远,也导致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抵触情绪,严重影响了教学水平的提高。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拉近我们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指导,而且可以让学生更轻松自由地、更有兴趣地参与到我们的体育锻炼中来。因此,我们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把自己作为学生的伙伴从学生的角度来设计教学内容。同时,在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只针对某几名学生,我们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能歧视体育能力欠缺的学生,要正视他们存在的问题并且要对这样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融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摆正体育教学态度
小学体育老师以年轻人居多,由于年轻人刚刚步入教学事业,往往有一些不足。师生存在一定的代沟,上课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困难。比如让学生报数,他们都是一群孩子有些调皮,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教导一群爱玩爱逗的小学生。认真耐心的态度不仅仅是对小学生的一种教导方式,更是教学方式的体现。教师要时时刻刻谨记首先树立现代课堂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关注学生、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给予学生人格自由。正确的教学态度是构建体育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态度决定一切”正说明了这一点。
三、加强教学互动
教学互动是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环境的基础。教学互动也是师生情感的交流,可以有效地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更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并且通过教学互动教师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学生哪里有不足,哪里还需要加强。这样,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内容做一定的调整。我们每一名体育教师都应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也是提高教学效率,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我认为无论是什么形式的游戏重要的是教师一定要参与其中与学生一起娱乐。这是培养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另外,在教学之余我们也可以多于学生互动。在教学安排上、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可以多听一听学生的建议。其实就是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内容的选择、设定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四、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
无论是哪个科目的教学首先要做的就是确定教学目标,体育教学也不例外。这是我们有效开展体育教学的基础。但是,在体育教学中,笔者认为教学目标的设定应是灵活多变的。因为,学生每天的心理和生理情况各不相同,我们设置的教学目标可能或高或低。因此,在教学前,我们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且对教学目标设定可变区,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教学目标的完成。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在热身活动中对学生的心理、生理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掌握。在开展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先易后难地进行体育锻炼和学习。同时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开展。当发现教学内容对学生有一定难度,或者学生普遍完成不好的情况下,要适时对教学内容做相应的调整使其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当然,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说也不能太易,那样学生就不会得到进步。我们应逐步提高锻炼难度,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掌握运动技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体育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树立为学生服务的信念,为学生创造足够的自由空间。体育本身就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没有条条框框,还不需要强迫学生上,因为大部分小学生都比较期待上体育课,他们会把体育课当做“娱乐课”。教师不能严厉看管学生,剥夺他们体育课的自由权利,否则会让学生更反感。体育教师只要把握好一堂课的度,不让学生在课堂上肆意妄为就可以保证学生不乱来,使学生得到该有的自由学习的权利。
六、要加强教师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教师要为人师表,做学生学习的榜样。要教会学生,首先自己必须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为学生做好正确的讲解示范,让学生明确正确的动作要领。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提高专业运动能力,开拓创新,乐于进取,全面提高业务能力为教育教学服务。
小学体育教学要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努力引导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健身、学会审美等,从而真正使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实现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吴淑芝.创建小学体育“和谐高效课堂”的策略[J].学科教育,2012,8,2.
[2]佚名.小学体育构建高效课堂实施策略[J].教育学,201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