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免费注册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网论文频道
 
 网站首页 | 论文频道首页 | 小学语文论文 | 小学数学论文 | 小学英语论文 | 小学体育论文 | 小学音乐论文 | 小学美术论文 |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 | 小学科学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 初中数学论文 | 初中英语论文 | 初中历史论文 | 初中政治论文 | 初中物理论文 | 初中化学论文 | 初中生物论文 | 初中地理论文 | 初中体育论文 | 美术 | 品德
 高中语文论文 | 高中数学论文 | 高中英语论文 | 高中历史论文 | 高中政治论文 | 高中物理论文 | 高中化学论文 | 高中生物论文 | 高中地理论文 | 高中体育论文 | 美术 | 音乐
 栏目类别:论文发表网

试析生活化概念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方法

更新时间:2018/3/2 9:42:00  浏览量:3322

  摘 要:对于高中课程来说,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将社会化概念引入到课程教学过程中,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数学成绩。本文主要从生活化概念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原则,生活化概念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方法相关内容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生活化;概念;高中数学;渗透方法

  一、 前言

  所谓的生活化指的是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加入一些生活化元素,丰富课程教学内容,使复杂的理论知识变得简单易懂,从而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知识的掌握。高中数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阶段,数学知识十分深奥,所以,在高中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生活化概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 生活化概念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原则

  (一) 主体性原则

  不管在哪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始终都是核心内容,都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将生活化概念运用到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不能本末倒置,只注重生活化内容的引入,忽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程度。在传统的教学体制中,老师在教学中占据主导位置,而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在生活化概念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能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课程学习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數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 实用性原则

  将生活化概念运用到高中课程教学中,需要坚持实用性原则。也就是说,老师需要重视学生数学学习效率,要根据数学教学的内容选择合适的生活案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常老师在教学中引入的教学视频过于花哨,学生的注意力极易被分散,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提不上来,学生的数学成绩止步不前。因而,这样就和实用性原则不相符。

  (三) 趣味性原则

  高中数学具有很大的难度,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面对着大量的数学公式、概念,学生极易产生逆烦心理。长时间下去,逐渐失去了数学学习兴趣,甚至放弃数学学习。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就需要在已有的教学内容上引入生活化素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于学生对复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帮助学生重拾信心。如,在对圆锥曲线相关内容学习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动画展示,将各圆锥曲线的变化情况展现出来,让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简单化,从而加深学生对圆锥曲线知识的理解,掌握不同圆锥曲线的算法。在生活化概念引入的过程中,坚持趣味性原则,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并能够自觉参与到数学学习过程中。

  三、 生活化概念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方法

  (一) 更新教学观念

  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对于数学老师来说,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地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在新课改中明确规定,“数学是一门学科,更是指导人们生产学习的重要工具”,是在反复的探索、研究中得出来的,是将具体抽象的理论知识变为具体实践方法。通过学习数学,能够提高我们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为更好地生活工作创造条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概念,老师需要转变数学教学观念,意识到数学并不是对简单知识的汇集,而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老师可以把一些典型、有意义的生活理念渗透到教学中。例如:在对“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内容进行讲述的时候,老师可以利用相关概念,对日常生活中简单的物体结构进行描述,并能够将比较常见的空间几何图形画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生活化概念在学习过程中自然形成,通过学习数学能够为学生未来的生活奠定基础。

  (二) 优化生活素材的选取

  要将生活化概念更好地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就需要优化生活素材的选取。好的生活素材能够更好地反映出数学教学内容本质,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同时还和高中生的心理需求以及生活实际相适应。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也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所以,老师在选择生活素材的时候应该有针对性、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感兴趣的例子,能够更全面地展示数学问题,体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用性。总而言之,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在选取素材的时候,不仅要考虑素材和教学内容的关联性,而且还要考虑该素材是否被学生所接受和认可,所选取的素材一定要具有典型代表性。

  (三) 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

  高中数学具有很大的难度,纯理论知识的学习往往显得枯燥无味,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只有将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真实的感受到数学的存在,从而发现数学学习的快乐,使单调的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活跃起来。例如,老师在对“随机事件的概率”课程内容讲述的时候,老师可以利用对媒体播放大家感兴趣的视频短片,视频短片内容要和教学主题相适应。在学生对视频短片进行观看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提问“在日常生活,大家见到过哪些有关概率的现象?”接着老师切换视频,同学们踊跃作答“商场抽奖活动”、“抛硬币”、“猜拳”等等,当老师回答问题后,老师在播放一些有关概率问题的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这样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课程教学中引入生活化概念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引入生活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丰富数学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提高数学学习成绩,为未来更好地学习和生活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叶春天.用数学点亮生活用生活润泽数学——高中数学教学生活化浅谈[J].新课程,2016(15):213-218.

  [2] 张洪兵.扬起教学风帆构建学习桥梁——浅谈高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J].教育界,2015(29):113-117.

  [3] 杨沣.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5(13):161-165.

  [4] 张平军.浅谈生活化概念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方法[J].新课程,2016(23):241-245.

 与教学生活化有关的高中数学论文
  • 暂无
 热点推荐
CopyRight @2018   论文发表最好的网站 www.zq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