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课改实施以来,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是急需解决的问题。高中物理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以物理科学知识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最终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本文将从高中物理教学的现状出发,提出改善高中物理教学效率的几个方法。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效率;新课改
高中物理知识是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衔接比较紧密的一部分,所以高中物理知识会比较多且复杂难懂,而高中物理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以物理知识为载体,认识科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科研态度,最终使学生达到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物理知识的学习就要教师高度重视,学生如何在一节课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学生如何完全掌握物理知识等,是教师一直以来遇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根据目前高中物理教学现状,就提高高中物理的教学效率的问题,提出几项改进措施,供同行参考,也希望同行可以多多批评指正,使我们共同进步。
一、转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在新课改施行以来,高中物理教学要求得到提高,但是教师都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完全不适用于目前的教学现状,所以教师需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模式,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套科学的教学模式理念。
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采用“讲解—练习—检测”的教学模式,当然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适用于新时代的教学,所以教师需要创新,可以采用“参与—体验—消化—练习”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新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就需要做到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尽可能的进行实践,体验物理这个学科的奇妙,然后自己消化理解知识,形成自己熟悉的知识体系系统,最终可以向外延伸,解决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从而对物理的学习充满信心。
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教师逐步的引导,一般需要沿用“教师吸引—学生形成兴趣—教师引领—学生自主学习”的步骤,使学生的主动性慢慢体现出来。那么,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了。对学生物理的兴趣培养,需要教师积极的引导,那么教师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硬性的讲解物理知识改成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比如再讲《功》这一节的时候,教师可以改变以前的导入教学模式,采用一些新式的引入方式。教师可以在课前带领学生做一些小实验,或者用生活常识引入正式教学,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设计一些动画,让学生可以更直观的了解本节知识,而不是一直听教师枯燥的讲解理论知识,教师做了这些改变之后,学生更易于理解理论知识,也更容易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教师把学生领进门后,虽然说修行看个人,但是教师还需要做一些工作,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在进行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树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讲解为辅助的教学理念。物理知识大多都是一些定律,比较抽象,但也要学生理解掌握,这时候教师在带领学生探究这些规律的时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对科学定律再一次的认识。比如,在讲解《曲线运动》这一节的时候,教师可以从生活实际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鼓励学生自己去描述曲线运动的规律,对这个知识点完整的理解掌握。教师想要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用电脑制作小球的运动轨迹的动画,让学生直观的感受曲线运动,从而更容易理解运动规律,也易于解题。
总之,教师想要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需要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轻松、愉悦的气氛,合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使学生在课堂上认真仔细的听课、思考,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从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并且教师还需要与学生创建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与教师、同学之间多交流,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发表言论,从而体现学生的创新性,鼓励学生根据实践验证知识,从实践获得更多的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让学生多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在目前的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基本上知识教授理论知识,对于物理实验开设的比较少,一方面是因为,缺乏教学资源;另一方面,是因为高中生学习时间比较紧张,教师没有时间安排实验课程。正因为如此,所以教师需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多多实践,更好的理解所学的内容。
物理有它独有的课程特点,只是单纯的学习理论知识,没有实践,就比较难以理解,学生学起来会比较困难,所以,学生的实验课程还是需要开设的。实验研究的过程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的欲望,有利于学生思维、操作等能力的提高,学生也会养成良好的科學精神以及合作意识。所以,高中物理的教学课程可以在高一、高二的时候开设实验课,让学生从实验课中学到书本上以外的知识,帮助学生开发他们的创新性思维,帮助学生养成合作的精神。在开设实验课程的时候,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探讨性、设计性比较强的实验,让学生多动脑思考,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慎重选择高中物理教材
据调查显示,普遍学生反映高中物理教材内容偏理论,在现实生活中,实际应用性不强,导致学生不愿意学习物理,故而导致物理教学效率比较低。所以教师在选取教材内容的时候需要全面,在该注释的地方需要向学生声明,让学生理解物理理论知识大部分都是建立在理想情况下,跟现实生活有部分的差距,不要因为这个原因,就认为物理知识跟生活无关,学得再好也没什么用。只有学生详细的了解定律的来由,对于物理也就没有很强的排斥力。
四、科学的评价系统
在新课改实施以来,对于学生的要求不仅仅只是学习成绩这一项指标了,所以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也不要仅以成绩作为评判标准,而是全面的评价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对于高中物理而言,课堂上应该包含理论知识、实验技能、解题技巧等的培养;教师还需要对于学生表现的创新意识、坚强的毅力、敢于实践的精神等方面提出表扬与鼓励,并把此也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课改之后的高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是一项艰巨而又长远的任务,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的。所以,教师需要正确对待当前的教学现状,并根据教学现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形成一套独有的具有特色的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的素质发展,进而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