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有效的课堂教学就是能让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和发展的课堂教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初中生物课堂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由于部分教师教学行为的不当以及陈旧落后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等原因导致低效课堂的出现,针对这种情况,还需要教师进一步的探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初中生物课堂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初中生物;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主要是指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师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实现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同时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模式,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效率,学生也能够调动积极性,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更好的掌握生物知识,完成生物实验操作,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还能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提高自主探究的实验精神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促进全面素质的提高。
一、教师进行充分准备
侧重科学性的初中生物课程除了对教师具备一定的生物专业技能知识外,还有具备生物知识迁移转变能力。目前,初中生物教师在课堂上对生物课程知识仍然是以口传授为主要来源。所以,教师的生物专业知识和自身的个人素养非常重要。初中生物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授之前,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生物专业知识技能并完善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不足。如:在对八年级生物“生命的起源”的课程准备中,初中生物教师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将“自然发生论”和“神创论”产生的背景和区别带来的影响解释给学生听。并让学生逐步对生命的起源加深认识和理解,以完成教学目标。
二、构建和谐课堂
教学真正的艺术并不在于传道,而在于如何唤醒学生的认知意识,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唤醒和鼓舞,没有学习充足的热情无法真正的掌握知识,没有主动接受知识的态度,学习思维也很难被唤醒,所以,教师应当从活跃学生思维入手,特别重视和谐课堂的构建。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当十分的重视师生之间情感的铺垫,教师的一个简单的微笑和一句温暖的话语就有可能完全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正是高效课堂构建的基础,只有关系融洽,教师才能顺藤摸瓜的引入一个个启发性的问题,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二)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在传统教学观念中,教师很少会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最重要的就是需要让学生改变以前过于依赖教师的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积极主动学习的好习惯。让他们在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准备,知道每一章节的内容是什么并提出疑问以备课上解决。例如,在学习《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提前让学生自己去了解各类植物的特点以及他们的繁殖方式,从课本看起,在了解课本基础内容的基础上查询资料找到各类植物更为明显的区别和联系。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在课上就可以拿来一起解决,这样的课堂教学针对性更强,效率更高。
三、创设问题情境
课堂教学的整体是教师带动的,但课堂效率的维持却离不开学生的配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正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初中学生在自控力方面相对比较差,对于传统枯燥乏味的课堂也很容易懈怠,所以,教师应当积极利用多媒体等先进的现代设备创设问题情境,在学生未知的知识领域多创设一些问题的情境,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初中生物学中很多内容都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所以,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应当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学对生活的帮助有多大。
四、构建小组合作机制
构建小组合作机制,有助于形成一种竞争意识,激发学生之间的合作热情,激发学生说的欲望,课堂效率不高一方面来源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来源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一直以来,在传统教学的束缚下,学生已经逐渐习惯了教师讲,而缺乏自主讨论和探究的能力,所以课堂就会显得很没有生机,学生听着听着不是睡着了就是开小差,注意力不可能完全都在教师授课身上,所以,教师就应当构建小组合作机制,让同学们分小组展示学习成果,提高他们学习的参与度。
五、及时有效地进行教学反思
反思性教学就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行为不断进行反思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活动和课堂情境作为认知对象,对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识的过程。反思性教学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生物这门学科,知识点较零散,需要系统化才容易理解记忆,因此需要反思教学,使知识系统化,使教学经验理论化。与课堂教学有效性相关的因素有很多,只要我们勤思考、肯探索,一定会找到更好的办法。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互动过程,提高课堂有效性需要师生共同合作才能达到,教师与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教师注重教学计划的制定;注重充分完善的备课;注重启发探究的上课;注重画龙点睛的习题评讲;注重及时有效的教学反思,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就一定能提高中学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六、结语
有效教学是教师通过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即符合教学规律,成功引起、维持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相对有效地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切实转变观念,重视人的主体性和发展性,采用正確的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每个学生全面而可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庆娟.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讨[J].生物技术世界,2013,(10).
[2]赵华琴.关于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策略思考[J].考试周刊,2014,86:152.
[3]隋新昊.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建构[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5,(06).
[4]王惠琴.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江南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