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免费注册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网论文频道
 
 网站首页 | 论文频道首页 | 小学语文论文 | 小学数学论文 | 小学英语论文 | 小学体育论文 | 小学音乐论文 | 小学美术论文 |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 | 小学科学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 初中数学论文 | 初中英语论文 | 初中历史论文 | 初中政治论文 | 初中物理论文 | 初中化学论文 | 初中生物论文 | 初中地理论文 | 初中体育论文 | 美术 | 品德
 高中语文论文 | 高中数学论文 | 高中英语论文 | 高中历史论文 | 高中政治论文 | 高中物理论文 | 高中化学论文 | 高中生物论文 | 高中地理论文 | 高中体育论文 | 美术 | 音乐
 栏目类别:论文发表网

将绘本引入小学英语教学的尝试

更新时间:2017/1/31 11:38:00  浏览量:3219

  绘本,英文名称为Picture Book,指的是文字与图画相辅相成的图画故事书,表达特定情感和主题的读本。小学生学习英语,需要趣味性、情境性、生活性。绘本通过自身的精美制作、多样形式、优美语言和丰富主题,可以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各种“可能性”。

  一、以绘本激趣,“绘”出字母教学的灵动

  在指导一年级学生认识26个字母之前,我和孩子们一起阅读了英文绘本“Chicka Chicka Boom Boom”。故事从“A told B,and B told C,I’ll meet you at the top of the coconut tree.’”开始,26个英语小写字母仿佛一个个淘气的小可爱,相约爬上一棵椰子树聚会,待故事发展到“Still more–W! And X Y Z!The whole alphabet up the–Oh,no!”时,26个字母都出现了。然而,故事没有就这样结束,“Chicka Chicka Boom Boom”,啊,椰子树倒了,孩子们一阵懊恼,但故事继续趣味横生地发展着。

  课堂上,借助PPT逐页呈现绘本内容,引导他们初步感知26个小写字母。然后呈现绘本的FLASH动画,和孩子们一起欣赏动态绘本。接着带领他们进行字母跟读和自主朗读。最后我设计了以“role play”为主题的task:让孩子们根据“Chicka Chicka Boom Boom”绘本中的故事情节,扮演自己喜爱的字母,当场进行演练。孩子们乐开了花,纷纷跃跃欲试,这种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教学模式显然有趣高效得多,孩子们很快就掌握26个字母的组成成员和先后顺序。更重要的是,在认识了26个小写字母的同时,体验了26个小写字母在遇到困难时所表现出的互助友爱的精神。通过对绘本的阅读和情感体验,再加上后续的演练,让初学英语的孩子们感受不到英语字母学习的压迫感。

  二、绘本共情,“绘”出词汇教学的绚丽

  在中年级教授食物和饮料类单词时,我尝试利用英文绘本“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辅助词汇教学。绘本的作者艾瑞·卡尔如同一个激情洋溢的诗人,用奔放不羁而又浓烈绚丽的颜色,描绘了毛毛虫通过不断觅食最终蜕变成一只蝴蝶的魅力故事。于是我以此为情境展开话题,并在原故事的基础上对毛毛虫觅食、进食部分进行改编。

  由毛毛虫吃了水果(水果类单词为旧知)以旧带新过渡到本课时食物及饮料类新单词的学习。结合搭配句型编唱:Caterpillar,caterpillar,What would you like?学生回答:“I’d like,I’d like...(teach students new words of food or drinks)

  在整个教授过程中,多次运用简洁重复的编唱chant:Caterpillar,caterpillar,What would you like?I’d like,I’d like...,同时配上鲜明活泼的插图,使枯燥乏味的词汇学习顿时变成充满趣味、朗朗上口的chant对话,自然而然构建起孩子们与毛毛虫之间的联系,孩子们印象深刻地回忆饮料和食物类单词。在巩固环节,再度利用故事情节让孩子们通过role play,说一说毛毛虫所吃的、所喝的,孩子们在如此有趣的故事的陪伴下学习英语,为语言的输出调动了更多的主动性,表演环节参与度很高。此外,整节课中毛毛虫的成长状态时刻牵引着孩子们的心灵。当PPT呈现憨态可掬的毛毛虫再也吃不动食物的画面时,孩子们郁闷的表情跃然于脸,在这样的契机下我给出了问题:What’s wrong with the caterpillar?

  孩子们看着图片中肥肥的毛毛虫,有的说他太肥动不了(fat,tired),有的说他吃饱了要睡觉了(full,sleepy)有的说他吃太多生病了(ill)……当孩子们还在为毛毛虫的现状而热烈讨论时,我给出了预设的问题:The caterpillar is ill now,because he eats too much food,so now he can’t become a beautiful butterfly yet.请大家思考一下,通过又饿又渴的毛毛虫的故事,我们能学到什么呢?孩子们再次陷入沉思与讨论,这正是我想要引导孩子们明白的道理:Keep a healthy diet!

  三、以绘本促读,“绘”出阅读教学的新契机

  在教授高年级“Protect the Earth”第一教时Story time时,我遇到了导入部分的困惑。原先我的设计是将虚拟的CCTV共同关注栏目引入课堂,由此展开保护地球的故事教学,但在试上的时候,发觉起点过高,话题过于严肃,孩子们一时半会蒙住了,整个课堂一片寂静。于是我课后反复思考怎样可以轻松又直接地将孩子们引入保护地球这个看似严肃沉重的话题,我找来许多相近话题的绘本,眼前的这个深深触动了我:

  “爸爸,我要那个漂亮的娃娃。”“好,爸爸给你买。”

  “爸爸,我要去公园。”“好,爸爸带你去。”

  “爸爸,陪我玩。”“没问题,我的乖女儿。”

  ——(选自卡爷爷(Eric Carle)的《爸爸,我要月亮》)

  孩子的要求,爸爸总是不吝满足,但倘若说“爸爸,我要月亮”呢?有道是“你就是要天上的星星,我都要给你摘下来”,可是,月亮怎么摘得下来呢?这个片段让我不由地联想到人类与地球的关系、索取与给予的关系,不正是卡爷爷笔下孩子与父亲关系的再现吗?我们是否可以尝试将绘本改写成“A mother and a son”?从而引入教材文本的学习:

  ①There was a rich mother.She loved her son very much.The son grew up happily.His mother was happy too.One day...

  “Mum,I want some toys.”“I give you some coal to exchange some toys.”(在这段母子对话中教授生词coal,并出示煤炭图片。)

  ②After some days...

  “Mum,I want a car.”“I give you some oil to exchange a car.”

  (在这段母子对话中教授生词oil,并出示石油图片。)

  ③Some days later...

  “I want a house.”“I give you some wood to exchange a house.”

  (在这段母子对话中教授生词wood,并出示木头图片。)

  ④When the son became a young man,her mother was old.

  “I want some money.”“I give you some water to exchange some money.”

  ⑤Now...Mother is poor.She has nothing but rubbish.Her son doesn’t come back.She is sad.(发人深省的母子关系,引导学生后续思考,出示垃圾横街,以及森林荒芜图片。)

  当教学的导入部分以“enjoy a story”并伴随着音乐的方式开启,孩子们原先讨论“保护地球”的紧绷神经得以缓解,沉重过于宽泛的话题得以细化。享受阅读第1步——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进入故事;享受阅读第2步——带着期待聆听故事;享受阅读第3步——带着好奇理解故事;享受阅读第4步——带着感情体验故事;享受阅读第5步——带着疑问揭题。在享受阅读故事的几个步骤中,将本单元的四会单词:coal,oil,wood巧妙融入绘本,边读故事边学习生词,一来完成词汇教学的音与形,二来让孩子们在情境中更好地理解生词的含义。通过时间的推移,儿子索要东西越来越贵重,层层递进,无形中揭露了母子关系的微妙变化,为步骤⑤“Now...Mother is poor.She has nothing but rubbish.Her son doesn’t come back.She is sad.”做了铺垫,引发孩子们的思考。

  将优秀的绘本引入小学英语课堂,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值得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与绘本教学有关的小学英语论文
 热点推荐
CopyRight @2018   论文发表最好的网站 www.zq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