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免费注册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网论文频道
 
 网站首页 | 论文频道首页 | 小学语文论文 | 小学数学论文 | 小学英语论文 | 小学体育论文 | 小学音乐论文 | 小学美术论文 |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 | 小学科学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 初中数学论文 | 初中英语论文 | 初中历史论文 | 初中政治论文 | 初中物理论文 | 初中化学论文 | 初中生物论文 | 初中地理论文 | 初中体育论文 | 美术 | 品德
 高中语文论文 | 高中数学论文 | 高中英语论文 | 高中历史论文 | 高中政治论文 | 高中物理论文 | 高中化学论文 | 高中生物论文 | 高中地理论文 | 高中体育论文 | 美术 | 音乐
 栏目类别:论文发表网

以游戏为基点,活跃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氛围

更新时间:2018/4/29 21:14:00  浏览量:3517

  一、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当今社会,信息多元化,传统与现代交汇一起,提倡素质教育变的更为重要,改变传统的黑板教学模式,倡导游戏化教学,减轻小学生的负担,提倡游戏精神与新课程的改革,从现实实践的角度考察游戏中所蕴涵的教育理念,运用到小学数学的教学实际中,以求能从实际的例子中发现问题,找到一条理论到实践的路子,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益的同时,减轻小学生的负担,提高素质教学的质量。游戏化教学具有趣味性、创新性、情景性、生活化、文化性,有利于小学生由自身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学习数学,旨在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有效地学习数学。

  二、游戏教学的特点

  首先,可以把抽象感性化。由于小学生特别是刚入学的小学生,其自身存在的一些因素导致在对数学的抽象知识进行学习的时候,往往存在一定的困难。而游戏化教学模式在数学中的有效应用,可以使抽象的數学知识转化成学生能够充分理解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在趣味性非常强的游戏中愉悦地接受数学知识的学习。

  其次,循序渐进。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它主要的任务便是训练学生在思维上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在生活中可以充分地运用所学的知识。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在理解及分析能力上十分有限,因此教师在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地对学生实施教学,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出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再者,知识与游戏的有机结合。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最主要特点就是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游戏进行充分的融合,形成完美的有机体。通过游戏吸引学生,通过游戏传授知识。因此在教学时,协调好游戏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好地促进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挥出真正的实效。

  三、重视小学数学教学的游戏导入环节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与导入环节密切相关,导入环节的作用至关重要。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与合作者,而教学的过程也是师生互动、交往并实现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重视教学导入环节的设计,争取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兴趣与热情,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的高效性。而游戏化教学方式就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其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促使其情绪高涨,进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实现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

  例如:在“20以内进位加法”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算法,能够脱口而出且准确无误的计算,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做一个“凑十游戏”——两个同学边伸出手指边说:你出4,我出6,4、6,6、4凑成十;你出2,我出8,2、8,8、2凑成十……然后再引导学生说一说,小的数有都有几,大的数都有几,10加剩下的数得到几。

  这样,在新课一开始就以游戏的方式引入,学生会更干兴趣,从而产生参与教学过程并继续学习的热情,便于学生接受,学生也乐于接受,从而进一步理解、掌握算理,促使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提高整节数学课的教学效率与质量。

  四、以游戏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玩是其爱好的最好诠释。所以,教师应关注其在校园与家庭中的生活,将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为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具有形象性、具体性及生动性的具体事物,从感官上刺激学生的兴趣与热情的产生,促使其更好地学习与生活。

  例如:在“认识图形”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事先多准备一些世界著名或具有较强代表性的建筑物图片,如:金字塔、世贸大厦、故宫、东方明珠电视塔、赵州桥等;组织学生玩“找图片”的游戏:由教师说建筑物名称,让学生自己找图片,看哪些同学能够完成的又多又好,在感受建筑工人的伟大杰作时,思考从这些建筑物中都看到了什么形状?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在游戏中产生认知,拓展学生的知识外延,而图片这种富有形象化、色彩化的方式更能够将教学内容具体、生动地呈现于学生面前,有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提高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能力。

  四、合理创设游戏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良好的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够让学生置身于具体的情境之中,在一种轻松、自由、和谐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善于游戏化的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一种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中,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与思考,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升数学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将课堂设计成为一个学习用品商店,组织学生玩买卖东西的游戏。教师可以作为商家,也可由学生担任,让另一些学生作为顾客来购买自己所需要的物品。发给每个学生10块钱,明码标价一支钢笔5块钱,一支圆珠笔2块钱……然后让学生在实际的游戏操作中,算一算所卖东西多少钱,应该找回多少钱?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数学加减法的运算能力。

  小学数学是打基础的阶段,在该阶段的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各方面的培养,充分的将学生们的眼、耳、口、手等感官器官充分的调动起来,培养学生们的思维表达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游戏教学将游戏充分的置于数学的教学环节,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游戏环节掌握数学知识,提升自身具象思维能力。游戏环节的设计要与数学的教学环节充分的结合起来,从学生们的实践需求出发,让学生们真正的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方法以及乐趣。教师在采取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计相应的教学案例和策略,将学习内容与游戏完美融合,选择合适的时机和适宜的难易程度,做出合理的教学设计,提高数学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韦宁彬.国内教育游戏理论研究综述[J].新课程学习(中).2011年07期

  [2]童国香.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科普童话,2014,35(01):80.

  [3]朱玲.论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05).

 与教学氛围有关的小学数学论文
  • 暂无
 热点推荐
CopyRight @2018   论文发表最好的网站 www.zq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