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古诗文教育历史悠久,无论是古诗的学习,还是文言文的学习都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所以对中小学生进行古诗文教育也是对我国优秀文化的一种传播和继承,而且对学生来说大量古典诗词的背诵和积累,可以提升自身的气质,对他们价值观、审美方式和表达方式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好处。但是中学生和小学生的接受能力不一样,在进行古诗文教育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小学生与中学生古诗文教育的衔接出现断层的现象,本文通过对小学古诗文教育的特点以及中学古诗文教育特点的阐述,对中小学古诗文教学有效衔接的教学方式进行探索。一是从教师教学,二是从学生的接受能力来入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小学古诗文教学有效衔接的建议。
关键词:中小学古诗教育;古诗文教学;有效衔接
引言:对于中小学古诗文的教育指导来说,并不是单单的对古诗文中某个字或某个词语进行解释那么简单。就目前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实践中,仍然有不少的教师将古诗文的教学等同于古诗文中单个字或单个词语的解释,如果把古诗文简单的进行逐字逐句翻译为白话文,太重视串讲工作,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感性教育,而且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对于古诗文的理解无法深层次的加强,那么在小学阶段向中学阶段过渡的时候,对于古诗文的学习就会不那么敏感。所以在这个背景下对中小学古诗文教学有效连接的探索就十分有意义。
一、中小学古诗文教学的不同特点
(一)小学阶段是起步阶段
在小学阶段,古诗文都比较简单,因为小学生还是刚刚接触这种类似于文言文的作品,它们不像白话文那样浅显易懂,老师在讲解过程只要稍加提醒,以讲故事形式加以呈现,学生就可以理解到位。故而,刚开始教材安排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古诗文《 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再合着文章的插图,直观形象,让学生一目了然。也正因为小学阶段是起步阶段,所以太复杂的古詩文过早的接触对学生学习的压力等方面都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就这样,随着年级的升高与年龄的增大,理解能力逐渐增强,教材也相应地安排一些难度稍高的古诗文的理解和记诵,这样循序渐进地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进行古诗文的呈现,学生就会不知不觉对古诗文产生了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第二个老师,培养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更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学习起来也会更加的有乐趣[1]。
(二)中学阶段是深入阶段
在中学阶段古诗文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随着升入初中,学生在学习古诗和文言文方面的难度会逐渐加深,而且对于古诗文的教学目标不仅要求学生会背,还要理解、翻译。在高中阶段,会有一部分针对于文言文和古诗文的考试题目,在这些考试题目中,大部分都是针对扩展知识来讲的,可能老师讲过书本上的知识,在这些知识储备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自己对古诗或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对古诗或文言文中的某些句子或词或者是主旨大意进行分析,这就要求学生有很强的理解能力和厚实的知识储备。所以大多数初中生在学习古诗文方面都会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压力,面对书本上一篇篇难懂的古诗文,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大,逐渐的对古诗文失去学习的兴趣,那么再学习起来会很费力。例如:《赤壁赋》相对于小学阶段的学习,篇幅更长,内容含量丰富,而且还要会背诵,像这种文言文对于学生来说如果不能透彻的理解那么将会只是一知半解。
二、为更好地衔接中小学古诗教学有效衔接探索所做出的改变
(1)老师应该为学生营造轻松的课堂环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作为学生学习路上的启发者和引导者,教导学生之前要先考察自己是否具有足够的教导学生的能力,老师要认真地对待每一次日常授课,在授课之前充分的做好准备工作,针对学生们可能会提出的问题或者是教学中自己觉得很重要的部分来认真对待。
具体措施:1. 现在教育的信息化逐渐覆盖到各大中小学校,多媒体设备的使用,为教师上课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利用多媒体教学,在古诗文授课之前让学生听一下名家朗诵,通过朗诵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配合着视频,让同学们感受古诗的背景,体现出来的社会情况,用这样的方式开场,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使原本老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模式变得更轻松,更有意境,也体现了教师的用心。
2.对待学生还是以多表扬,多指正,少批评为主,更要公平公正,这样学生才会信服。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要认真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枚学生幼小的心灵,不能因为有的学生学习差而不耐心的对待学生,老师也可以通过在课堂教学上增加游戏活动环节,增加游戏时间,看似是浪费了授课的时间,但事实上,学生们年龄还普遍较小,心智和注意力集中的能力还较为低下,穿插在课堂中的游戏时间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们学习效率,从多方面提升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2]。
(2)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加强学生自身素养
1.学会利用教材辅助学习
对于古诗文和文言文的学习不只是通过教师讲,也可以是学生自发的学习。更多方面的是针对学生自己,无论是小学或中学对古诗文的学习我们都可以使用辅助教材,一些正版的辅助教材 可以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2.增加学习时间和力度
学习兴趣的培养,就需要学生加强学习的力度,学会自我改变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小学到中学古诗文教学的衔接更多的就是考验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
3.养成好读诗,读好诗的习惯
在小学期间如果学生能够坚持每天或者是每周都能够自己学习研究理解一篇古诗或文言文,当然 如果遇到不理解的也可以问老师,都说21天养成一个习惯,那么当这个学习习惯养成的时候,学生在小学或中学阶段学习古诗文就会压力小一些,自信心也就会加强。
三、中小学古诗教学衔接的意义
中小学古诗教学有效衔接的探索模式,对于我们的现阶段的学生们来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只有我们做好中小学古诗教学的衔接,才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传承已久的优良传统,是我们所使用的文字——中文的最早范本,有时候古诗中所蕴含的意境,是白话文永远也表达不出来的,古诗对比现代文是含蓄的,就像中西方的表达区别一样:外国人如果想念一个人就会直接告诉他i love u,但是中国人不会,中国人会说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3]这是何等美妙的意境与情趣,更增添了含蓄与隽永之美!
总结:做好中小学古诗教学的衔接,有助于中小学生很好的学习古诗这门课程,也有利于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完成相关教育部门所规定的各个年龄阶段所要实现的各自的课程目标,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也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做出一点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义军,浅谈小学阶段古诗教学的有效策略[J]都市家教,下半年,2015年第01期
[2]王小滨,浅谈小学古诗文教学的方法策略[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5年第05期
[3]李琦,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及对策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4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