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免费注册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网论文频道
 
 网站首页 | 论文频道首页 | 小学语文论文 | 小学数学论文 | 小学英语论文 | 小学体育论文 | 小学音乐论文 | 小学美术论文 |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 | 小学科学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 初中数学论文 | 初中英语论文 | 初中历史论文 | 初中政治论文 | 初中物理论文 | 初中化学论文 | 初中生物论文 | 初中地理论文 | 初中体育论文 | 美术 | 品德
 高中语文论文 | 高中数学论文 | 高中英语论文 | 高中历史论文 | 高中政治论文 | 高中物理论文 | 高中化学论文 | 高中生物论文 | 高中地理论文 | 高中体育论文 | 美术 | 音乐
 栏目类别:论文发表网

如何在小学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更新时间:2018/8/11 22:30:00  浏览量:2595

  摘 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了解到的语文素养是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但是如何更加有效地来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呢?有学者认为主要包括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这三种途径,今天笔者作为一名教学督导工作者,就从自己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的所见、所感来谈谈如何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素养;实践活动;小学

  一、 依据教材,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教科书是语文课堂教学资源之一。因此,笔者认为自己作为一名督导人员,应该尽可能去引导小学语文教师以教材为依据,充分利用好课堂这块阵地,把生活中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料与教材相结合,建立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学,开展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真正地行动起来。

  二、 走出教材,让学生扩展阅读,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应该成为沟通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桥梁。教师对课外阅读起作用,一靠对学生的启发、激趣,二靠组织学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以保证课外阅读交流的经常性。因此,我们认为,引导教师在每一节语文课留出3至5分钟给学生扩展阅读和本次课文有关的材料,让学生有新的感受和新的体验是非有必要。另外督促语文教师每周安排一次课外阅读交流活动,每次为一节课,既有在全班进行的交流,也有分组交流也是必需的。当然,督导语文教师组织读书演讲比赛,组织读后感征文比赛也是我们必须做好的工作……依照高年级学生的不同需要给予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形式。出发点只有一个:让学生主体唱主角,自在地、愉悦地表达读书心得与体会。教师只在交流过程中必要的时候进行简要的、肯定性的评价,从而使学生在交流活动中获得知识、情感、审美、思维方法等多重收获。

  三、 因地制宜,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作为一种实践性的学习活动,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超越课堂,超越书本或教材,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固有的教学环境,走出学校,走进自然,走入社会。教师要让学生去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动口、动手、动脑,亲自体验,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如在教师节来临时,我们可以让语文教师组织学生举行“我心目中的老师”的语文实践活动;到烈士陵园参观,让学生从中受到熏陶和教育,并让学生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为主题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结合学校安全教育周,学生可以通过手抄报宣传安全知识,在做中学,在学中做。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他指出:“教、学、做是一件事,而不是三件事。我们都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所以,学校的活动为语文实践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素材,符合教学实际需要,能提升学生学习语文和运用语文的能力。

  四、 因势利导,搭建活动平台,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导语文教师要精心设计语文实践活动,为学生搭建一个阅读的平台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保障。我们应该适当探查语文教师是否有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活动。笔者曾经看到有部分语文教师尽管给学生安排了课外活动,要求学生进行课外数据收集和分析,但却没有交给学生正确的方法,事后也没有对学生的活动进行一个评估和评价,如此活动显然也是无效的。面对这样的情况,笔者认为我们就应该加大对语文教师这方面素养的培训,督促语文教师不断提升自我教学水平,使之能够正确地引导学生科学地进行课外活动,并且重视活动成果检测和评价,以真正践行课外活动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价值。

  笔者也曾看到一些教学比较好的教师,他们在教学《规则》这一单元课文后,引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先让学生自己组成小组,调查学校或生活当中的规则,写成小型的调查报告,进行分类整理。然后,搜集生活当中违反规则的资料,再通过办手抄报或以“规划,使我们的生活更和谐”为主题开展一次中队活动课,宣传和发动全校、全社会遵守规则。显然,这样的活动形式既打破了以课堂为中心的空间约束,又拉近了语文学科与社会学科的距离,创造了许多锻炼学生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机会,培养了学生适应社会的综合素质。我们应该多鼓励这样的教学活动,给语文教师做好教学的表率。

  五、 走向社会,生活处处皆语文,引导学生感受生活

  生活即语文。新的课程设计注意了这种关系,将“生活世界”引进教材。从社会生活、自然现象中去发现问题,展开语文实践,进行探究性学习,实现了语文教学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学生学语文的实践机会。现在的独生子女大多存在挑食的情况,针对这种状况,语文教师就可以设计了“蔬菜营养多”的实践作业。鼓励学生跟随家长上菜场买菜,看一看、问一问、闻一闻、尝一尝,亲身体验买菜的过程,了解蔬菜的营养价值和文化价值,并写一写自己最爱吃的一种蔬菜。这项活动中,学生收获很多,挑食情况有好转。

  再如学习“体育世界”单元后,笔者看到有的班级举行了“奥运知识知多少”主题班会。学生通过电视、报纸、网络,搜集了许多资料,了解了奥运会的发展史,奥运会的金牌榜,历届主办城市等知识;学生还介绍了自己最喜欢的奥运冠军,并将资料图片与同学交流分享。“神舟五号”上天实现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成了世人关注的热点。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应该督导语文教师正确的利用这一契机组织学生搜集了有关的新闻图片、文字,此事件对中国发展的影响等,加强对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

  六、 总结

  实践能够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引导学生走向生活,在生活中感受语文的魅力,活动语文知识,提高能力,从而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但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仔细研读新课标对小学每一年级学生能力的要求,認真揣摩具体的方法和措施,并坚持不懈地实施下去。思想上还要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成为具备多方面基本能力的新型人才。同时也需要我们在语文教学的路上用新课程教学理念督导语文教师一路前行。

  参考文献:

  [1]兰会琴.如何科学高效地开展小学语文实践活动课[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03):104.

 与语文素养有关的小学语文论文
 热点推荐
CopyRight @2018   论文发表最好的网站 www.zq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