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免费注册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网论文频道
 
 网站首页 | 论文频道首页 | 小学语文论文 | 小学数学论文 | 小学英语论文 | 小学体育论文 | 小学音乐论文 | 小学美术论文 |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 | 小学科学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 初中数学论文 | 初中英语论文 | 初中历史论文 | 初中政治论文 | 初中物理论文 | 初中化学论文 | 初中生物论文 | 初中地理论文 | 初中体育论文 | 美术 | 品德
 高中语文论文 | 高中数学论文 | 高中英语论文 | 高中历史论文 | 高中政治论文 | 高中物理论文 | 高中化学论文 | 高中生物论文 | 高中地理论文 | 高中体育论文 | 美术 | 音乐
 栏目类别:论文发表网

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更新时间:2018/8/23 10:15:00  浏览量:2815

  【摘 要】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潜在的、静态的问题意识转化为显化的、动态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大胆的提出来,讲出来,发挥其作用和价值。问题意识是促进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重要策略,在具体运用上,需要教师在课前教学设计中做好问题预设,在讲课时准确提设,在课后作业布置上兼顾授课内容与新课程的预习。

  【关键词】高中化学;问题意识;策略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各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已经被引入到了化学教学中去,问题意识教学法便是其中一种,所谓问题意识,就是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实践证明,通过问题教学法,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因此,这不但有利于搞好教学工作,而且还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虽然不少教师积极把问题教学法运用于高中化学教学,但是也应该看到,个别教师仅仅重视课堂运用,却忽视了课堂前的准备和课后的问题提设,这就使得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问题意识教学法的效果。因此,要想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发挥好问题意识的重要功能,就必须做好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问题提升三个方面。

  一、课前准备:在教学设计中科学做好问题预设

  一般来说,一个好的问题预设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需要教师经过充分准备的。因此,要想充分发挥问题意识的重要性,教师首先要重视在课堂教学前的准备工作,也就说是要是教学设计中科学的做好问题预设。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注意两点。

  一是要把問题融入于教学设计中去;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充分的预设到需要提出的问题,哪一个环节需要提出问题,问题的难度应该怎么把握等问题。需要指出的是,在问题的难度上,不要太难,否则学生回答不出来,会打击学习信心。同时也不能太简单,太简单了起不到应有的学习效果。做道难易适宜即可。

  二是要充分考虑到教学重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虽然在教学设计时很多部分都可以添设一些问题,但是应该指出,不是教学重点,或者不是学生实际需求的知识点就可以一笔带过,不必去设计问题预设。反之,对于那些属于教学的重点环节,或者学生非常感兴趣的知识点,教师一定要进行问题的预设。如果这一部分都没有相应的问题提设,学生不仅不会抓住学习重点,而且还会因为自身的兴趣无法满足丧失学习化学的信心。

  二、课堂操作:在引发学生疑问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学是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那么教学也是一个发展的、增值的、生成的过程。师生双方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提问、相互回答、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想、经验和知识,交往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

  布鲁姆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因此,教师应该转变以往的旧观念,尽可能创造条件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发学生产生疑问,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愤愤,口悱悱”状态,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运用恰当教学方法和艺术搭建互动平台。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敢于阐述自己观点,不盲从教师、不盲从书本、不盲从教参、不迷信权威的思维品质。

  引发学生产生疑问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方法是实验法,例如在讲《钠的化学性质》时,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钠与非金属单质反应、钠与水反应、钠与酸反应后,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钠与硫酸铜溶液能否反应?”学生们根据前面所学知识可知钠非常活泼,立刻异口同声地给予肯定回答。肯定之后,我请他们接着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学生们不屑一顾地就写出了2Na+CuSO4=Na2SO4+Cu这个化学方程式。此时,我并不急于指出其错误,却故意作出肯定评价,“将错就错”。然后让学生做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观察到什么实验现象(钠浮在液面上,熔化成小球并四处游动、有气泡、发出嘶嘶的声音,溶液变浑浊)?他们书写的化学方程式与这个实验现象相矛盾,学生自然会问为什么?原因何在呢?因为教师创设了相互矛盾的化学实验现象,激发了学生疑问,在不知不觉中激发了学生问题意识。此时课堂气氛极为活跃,学生们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和所学的知识,经过讨论得出结论。总之,我们教师在高中化学课堂上要充分利用实验或学生熟悉的或感兴趣的生活现象和自然现象中一些矛盾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不失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好方法。

  三、课后布置:根据教学实际进行问题预设

  作为常规教学方式,在高中化学教学结束之后,教师一般会布置相应的作业。实际上,这也是有效实施问题意识教学法的关键时刻。对于教师来说,一定要把握住这个教学的最后环节,把问题意识融入到课后作业的布置中去。

  一方面,课后作业的布置要凸显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对于一般教师来说,都比较容易做到这一点,比如在作业布置上,如果是理论课堂,则让让学生再次回顾相关的理论知识。如果是实验课堂,则让学生再次回顾相关的操作流程。另外,还需要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就会使得学生在寻求答案的同时,促进思维能力的开发。

  另一方面,课后作业的布置还可以涉及到新课的预习上;对于这一点,一般教师也比较容易做到。比如提出一些关于新课内容的简单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等。在今后的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继续发扬这种优良做法。

  总之,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课堂前的教学设计中做好问题预设,在课堂教学中依据教学实际巧妙的进行问题提设,在课后作业布置中要依据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和新课的学习进行问题预设。做到了这些,就可以充分发挥出问题意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程亮斌.高中化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

  [2]邹敏.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2013(11).

 与问题意识有关的高中化学论文
  • 暂无
 热点推荐
CopyRight @2018   论文发表最好的网站 www.zq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