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免费注册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网论文频道
 
 网站首页 | 论文频道首页 | 小学语文论文 | 小学数学论文 | 小学英语论文 | 小学体育论文 | 小学音乐论文 | 小学美术论文 |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 | 小学科学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 初中数学论文 | 初中英语论文 | 初中历史论文 | 初中政治论文 | 初中物理论文 | 初中化学论文 | 初中生物论文 | 初中地理论文 | 初中体育论文 | 美术 | 品德
 高中语文论文 | 高中数学论文 | 高中英语论文 | 高中历史论文 | 高中政治论文 | 高中物理论文 | 高中化学论文 | 高中生物论文 | 高中地理论文 | 高中体育论文 | 美术 | 音乐
 栏目类别:论文发表网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促进有效交流

更新时间:2018/8/24 22:18:00  浏览量:2606

  【摘要】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在小学教育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由于数学知识内容过于枯燥、抽象,对于小学生而言,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为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教师应该加强生生、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从根本上促进小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交流;学生发展

  一、引言

  随着我国教学体制的改革,小学数学教育逐渐形成一种以发展学生个性为主,促进小学生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共同发展的教育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如何促进小学数学课堂交流有效性的提高逐渐成为小学数学教师当前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对此,为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将针对小学数学课堂交流有效性的提升作探讨。

  二、小学数学课堂交流的重要性

  在小数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交流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增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究,使学生获得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总的来说,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该课程的学习需要很强的认知能力与思维能力。而小学阶段是学生认知发展的过渡时期,高质量的语言表达能够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带动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思考。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在提出问题后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交流,将能促使学生发散思维,提出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是因为学生处于认知系统的修正阶段,学生对某一数学问题进行再思考,通过长期性的修正,认知系统将逐渐完善,其思考问题的能力也逐渐提高。除此之外,数学交流活动还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优化数学课堂的教学气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为了解释某一个数学问题而进行自我表达,而这种自我表达又往往需要很强的语言组织能力。因此,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能够很好地组织语言,完美地进行自我表达,自我展示。另外,学生经过长时间的交流后,达成最终的共识,这个过程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过程,在最后达成共识后,交流者之间能够获得一种情绪上的满足,从而带动数学课堂气氛的活跃。

  三、如何促进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交流

  (一)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教学氛围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课堂交流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并逐渐演变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教师与学生的和谐关系、良好的教学氛围也成为开展数学课堂交流的首要基础。在良好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更加敏捷,记忆力更强。而在紧张的氛围中,学生往往会受到情绪的影响而出现思维堵塞、记忆力弱等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增强数学课堂交流的有效性,教师应致力于建设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积极交流,勇于交流,营造一种完美的教学交流氛围。首先,教师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应该学会倾听学生的想法,多与学生就数学问题进行探讨,发现学生思维的创新点。课下,教师也应主动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多了解学生的想法,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带动学生主动地加入到数学课堂的交流活动中,提高课堂交流效果。

  (二)加强语言学习,扫清交流障碍

  语言是交流的基础和載体,是交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年龄较小,词汇量较少,在面对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时,常常不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导致交流障碍的出现,影响课堂交流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更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语言教学,促使学生能够更加规范地、清楚地进行思维与想法的表达,排除学生的交流障碍。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年龄特点、心理特点、认知水平),选择科学合理的方法与手段。在低年级阶段,教师应该以规范学生的语言为主,让学生从最基本的语句开始练起。例如:在低年级阶段,教师可以以图片的形式进行题意的表达,以图片进行某一生活场景的展示,在学生观察后,让学生进行题意的表达与描述;在中年级阶段,则可以利用 “因为……所以……”“先……后……最后……”“要求……必须先求……”“根据……可以得到……”等逻辑性词语来进行数学言语的组织,逐步加强学生对数学逻辑性关系的表达,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多边形面积”这一章节时,可以根据平行四边形面积与三角形面积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来完成三角形面积公司的推导(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且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为S=底×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为S=底×高/2。总之,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步地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最终完全扫除学生的交流障碍。

  (三)构建交流载体,组织数学交流

  问题作为一种重要的交流载体,不仅能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进一步揭示问题的本质,带动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但受到知识能力的限制,大量的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于数学知识的认知过于片面,不利于自身数学素养的提高。此时教师可以以问题为手段进行数学思维过程的展现,将解决数学问题的多种思路呈现出来,通过对比优化,促使学生获得思维能力的提高。教师可以以问题为引导,进行适当的点拨,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小学数学交流得到深入。例如在学习“合数质数”这一章节时,通过给1-20各数的因数进行分类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什么是质数?”可能有的同学会说:“有因数1和它本身的数就是质数。”这一回答很明显存在漏洞,但教师不应该直接指出,应该继续以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思考。教师可以再问:“8也有因数1和它本身,请问它是质数吗?”通过这一问题提示,学生能够发现前面回答中所存在的漏洞,从而得出“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是质数”这一结论。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教师适当的提示与学生的积极思考,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数学知识的教学难度,学生也能够通过积极地思考,进行数学概念与规律的理解与概括,从而促进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四)加强交流训练,提供交流契机

  数学交流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它需要大量的训练,如果训练时间较短,它的作用往往不能得以清楚的展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适当地加强交流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例如,为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尤其是在应用题中。如“甲乙公司生产同一批商品,甲公司每天生产50件,乙公司生产的产品数量是甲公司的3倍,请问乙公司比甲公司多生产多少件产品?”对于这一类型问题,教师不需要让学生求出具体的数值,仅需让学生分析该问题的解题思路即可。只要学生清楚地表达出该题目的解题思路,剩下的问题也就跟着解决了。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都能得到提升,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交流的质量,提高教学效果。

  在交流过程中,契机把握非常重要,一个完美的、恰当的时机往往能够进一步提升课堂交流的效果。课堂交流的契机必须建立在教学需要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状况,捕捉时机,提供契机。通常情况下,以下情况是提供交流契機的最好时机。首先是在学生有不同见解的时候。当学生对某一问题抱有不同见解时,教师不能直接给予否定,应该试着与学生进行一次更深层次的交流,并从中捕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见解。其次是学生出现解题错误时。学生进行数学试题练习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错误,这些错误在很大程度上暴露了他们学习的真实情况。例如在学习“分数”这一内容时,对于“小于5/8的真分数为4个”这一问题,很多同学可能会判断为正确。这是因为他们仅考虑到了分数中分子的变化,而完全忽略了分母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因此他们认为只有1/8、2/8、3/8、4/8这四个真分数。但其实,随着分母的变化,还可以有无数个小于5/8的真分数,如5/9、1/3、3/11等。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一定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让学生说出他们的思路,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存在的错误,从而对症下药进行解决。

  四、结论

  总之,在小数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它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与数学性质,还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带动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培养,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数学交流的作用,展示出其价值,最终促进小学数学课堂交流有效性的增强,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卫国.理清改革思路,加强实践环节——数学教法课改革初探[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02):62-63.

  [2]刘树枫.培养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之我见[J].中国校外教育,2010(15):43.

  [3]张丽君.互动式教学模式课堂实践探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4]何文元.数学教学中学生交流能力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2005(26):64-65.

  [5]张倩.小学生数学言语表达能力的现状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4.

  [6]武墨超.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J].知识经济,2016(13):156.

 与有效交流有关的小学数学论文
  • 暂无
 热点推荐
CopyRight @2018   论文发表最好的网站 www.zq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