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免费注册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网论文频道
 
 网站首页 | 论文频道首页 | 小学语文论文 | 小学数学论文 | 小学英语论文 | 小学体育论文 | 小学音乐论文 | 小学美术论文 |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 | 小学科学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 初中数学论文 | 初中英语论文 | 初中历史论文 | 初中政治论文 | 初中物理论文 | 初中化学论文 | 初中生物论文 | 初中地理论文 | 初中体育论文 | 美术 | 品德
 高中语文论文 | 高中数学论文 | 高中英语论文 | 高中历史论文 | 高中政治论文 | 高中物理论文 | 高中化学论文 | 高中生物论文 | 高中地理论文 | 高中体育论文 | 美术 | 音乐
 栏目类别:论文发表网

音乐课堂教学中声音训练之我见

更新时间:2018/9/24 12:31:00  浏览量:2957

  摘 要:小学音乐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声音方面的训练是日常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更是音乐课堂教学必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声音训练是培养学生演唱技法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对音乐学科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如果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声音训练时不能有效切合学生的发展规律,不能从学生的个性发展入手,那将会在极大程度上制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受到严重的抑制。在此,对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声音训练进行浅要的探究。

  关键词:音乐课堂教学;声音训练;演唱训练

  小学阶段的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小学生日后的成长提升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强化小学阶段的学科教学,对小学生的发展具有突出的作用。小学音乐是一门艺术类学科,是培养小学生音乐艺术修养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小学生品鉴能力以及感知美、发现美、创造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在传统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歌唱教学的效果提升却非常有限,甚至部分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都不会对学生进行声音训练。究其原因,一方面应该是声音训练属于一种系统性的训练活动,需要经过长期的坚持才可能取得效果,因此教师往往难以坚持下去;另一方面,应该是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声音训练对音乐教学的重要性。那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应如何进行声音训练呢?

  一、指导学生进行气息训练

  气息是人体发声的动力和基础,气息的流量、流速、气压大小对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共鸣都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想要进行声音训练,就必须首先控制好自己的气息。因为一般人体进行呼吸的方式是浅呼吸,也就是胸部呼吸,气体只能到达胸肺部就停止了,这样发出的声音也将是单薄的、不浑厚的,并且因为小学生的身体发展不成熟,肺活量不足,还容易出现劳累疲乏现象。我们对小学生进行的气息训练则属于胸腹联合呼吸法,是采用深呼吸的方式,将空气吸入肺叶底部,到达横膈膜处,使肋骨向外扩张,在此我们可以形象地指导学生,就像把一个小气球吹鼓,然后放进肚子里。然后就是训练学生进行呼吸了,需要由慢呼吸向快呼吸循序渐进的训练。慢呼吸训练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像闻到了自己爱吃的菜的香味的时候那样,用鼻子进行吸气,一次将气息吸满,然后闭住牙齿,从牙缝间将气体呼出,发出“si”的声音,坚持时间越长越好,这样可以有效增加学生的肺活量,为日后的声音训练奠定坚实基础。快呼吸训练过程中,要指导学生用鼻子快速吸气,待气息吸满后快速将体内气体呼出,就像在吹蜡烛一样,这样可以提升学生在歌唱过程中“偷气”的能力。

  二、指导学生进行发声训练

  对小学生进行发声训练,开始的黄金时间就是小学三年级。因为小学生从一年级和二年级的音乐学习中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于音准的把握和节奏的掌握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水平,在此基础之上开展发声训练,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训练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注意循序渐进,采用较为短小的乐句或曲段进行训练,不能急于求成使用大段的乐段进行训练。另一方面,需要注意使用那些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可以提高小学生发声训练兴趣的歌曲进行训练,同时提升学生对于音准的把握水平,力求突出学生演唱的美妙感,促使学生从发声训练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促使学生保持积极、欢快的情绪投入到发声训练当中来。例如采用“1234│5—│5432│1—‖小貓爱吃鱼,鱼”的小乐句进行发声训练,既采用小动物的形象性来提高小学生的训练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可以重点解决韵母为“ü”的汉字正确唱法。让小学生获得一种发声训练非常简单、非常容易取得成就感的思想,更有利于下一步训练活动的开展。

  三、指导学生进行演唱训练

  我们对学生进行声音训练,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演唱歌曲的能力,保证学生能够依据每首歌不同的旋律、情感、力度进行灵活表现,并力求做到声音的美、情感的美、表现的美,因此指导学生进行演唱训练是一项必要之举。首先需要指导学生熟悉歌词,主要采取的方式是多给学生听歌曲来了解歌词。当然在听歌的过程中,老师除了提出各种问题,让学生带着“任务”听,也要让学生注意歌词的韵脚,只有咬准字音,才能确保演唱的准确。例如《摇啊摇》中,就需要学生明确歌词中的“摇”“桥”“宝”“糕”等韵尾。其次,要指导学生演唱的技巧,要注意演唱过程中气息的运用,要保证气息畅通,并注意遇到高音需要用气来“唱”,而不是仅凭嗓子来“喊”。最后需要指导学生体会歌曲中蕴含的情感,例如,曲调优美、偏重抒情的歌曲,需要用轻柔的演唱风格;那些比较具有激情、有力的歌曲,需要注意音强,并需要将声音拉后等等。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声音训练是必须进行的教学内容,教师一定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在教学中大胆摒弃传统教学中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创新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声音训练效果,让学生能够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能够演唱出优美动听的歌声,并陶冶学生的情操,保证学生身心等各方面的均衡、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若梅.音乐课堂教学中声音训练之我见[J].音乐天地, 2008(5):31.

  [2]高荣.创设情境,以情带声:小学音乐课发声训练的策略研究(上)[J].中国音乐教育,2011(4):18-21.

 与声音训练有关的小学音乐论文
  • 暂无
 热点推荐
CopyRight @2018   论文发表最好的网站 www.zq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