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这门学科应用的非常广泛,小到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大到科研探究。怎样学好数学,怎样在课堂上让我们的学生愿意学数学一直都是我们在研究的问题。而在新形势下的小学数学更是要求我们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間去自主发现,合作探究。那数学课到底应该怎样来进行呢?
下面与大家分享我总结的几点内容:
一、做学生喜爱的老师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喜欢这个老师就喜欢上他的课,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从各方面来完善自己,比如,师德修养,文化知识,艺术特长,体育爱好等等,在学生面前表现出优秀的自己,让学生被我们吸引,让学生从内心尊重我们,慢慢的和学生结交成各方面的朋友,学生喜欢上我们从而也会喜欢我们所教的课程。很多时候我们在想如何让学生学好数学时,经常考虑的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却忽视了自身的素质要求,如果自身不修边幅、口无遮拦的,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我们呢,更不用说喜欢上我们的课了。这样的状态即使我们想调动学生的兴趣,也毫无效果。
二、合理,新颖的教学设计
想要上好一节课,教师的课前准备要充分,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特点,生活经验,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等等,我们要把各种因素都考虑到了,更要掌握准确一节课的知识点及重难点。而要让学生们掌握好这些知识,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要用心的设计教案,更要设计的合理、新颖。
三、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自主学习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引导学生从新课刚开始时就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师导入新课时,根据教学内容,可选择适合本课的导入方法,让学生人人参加,能很快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学习年、月、日时,我在课前先问学生们的生日,特殊的节假日,家人的生日,对你来说重要的日子等等,让大家都参与进来,同学们很有兴趣,都积极地说自己的生日,节假日,课堂气氛很好,我又让他们自主学习了大月和小月,平年和闰年,有了明确的目标,学生们很快的在书上找到了自己的答案,互相之间讨论更正,看到大家积极踊跃的汇报我觉得这节课很有成就,结果练习时,果然大家做得又对又快。我觉得作为老师要给孩子们空间和时间让他们自己发现,自己研究,这样比我们教给他们掌握的更好,也更有成就感。这就需要我们为他们巧妙地设置合理又明确的自学目标。
四、问题有层次,激发学生潜能
我们的课堂上会问学生很多问题,而问题的提出也是有技巧的,问题要适合大多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同学们努努力就能解决,而不要问题一出难倒一片,或是问题一出答案就随之而出。既不能太难也不要不动脑就能回答。而对于成绩好的同学我们可以为他们设计几道拔高题,激发潜能,让所有同学都能有所提升,又能满足他们的成功体验。在设计练习题时也是一样的,要层次清晰,由易到难。
五、讨论见真知,激发求胜心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创设条件,让学生有充分施展才能的机会,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大胆发表与教师不同的看法。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是开拓学生思维能力,升华兴趣的一个好办法。让同学们在讨论中得到正确的结果,学到真正的知识。互相质疑,再求证,这样激烈的探讨也激发出学生们的求胜心,这样也会增强兴趣,强化学习的愿望。
六、表扬与鼓励体验成就感,保持兴趣
对学生来说,老师的一点点鼓励,一次的肯定,一次表扬,都是他成功的标志,他都能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时学生的兴趣就如同永不枯竭的源泉,就会浓厚、持久。而我为了让他们体验这样的成就感,也经常进行小组大比拼,知道他们很羡慕能在黑板上写字的我,我就让每个人都来做题并给大家讲解,我发现同学们都特别积极,为了上黑板上做题不出错,能讲清楚,他们学习状态明显有所提高,学习能力也得到提升,知识得到了巩固。
数学教学过程不是千篇一律,一成不变的,以上几点是我在教学中的点滴感悟,只要我们认真钻研教材,把握学生的学习心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就能组织出精彩而高效的数学课堂。而用自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用我们的爱心去感化学生,相信学生们不仅会喜欢上我们,同样也会喜爱上我们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