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现代中学语文课堂中,恰当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录音、投影、录像、网络等,都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将它们有机地结合,巧妙地运用,充分发挥它们的优势,较之于传统的语文课堂,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他们多方面的语文能力是卓有成效的。
关键词:中学语文;多媒体;教学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如何更好地达到《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求,调动学生阅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主动参与意识和阅读能力,在中学语文课堂中,恰当地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常来说,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语文课堂上的运用,可以有以下几种主要形式:
一、播放录音,创设情景
播放配乐的朗读录音或者符合文章情感气氛的乐曲,都可以加强语言文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激发学生朗读教材文字的兴趣,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最常见的方式是下载音频朗读文件,直接播放与文本一致的朗读,或者播放与教材配套的朗读磁带。条件好的学校,教室里都有媒体播放系统,方便操作,效果最好。条件不够的,平时在普通教室里,也可以利用录音机和现在市上有售的带有U盘音频播放功能的小蜜蜂扩音器,方便,好用,效果也不错。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教材中的散文诗《荷叶母亲》时,如果配以优美的轻音乐,无论是老师的范读,还是学生自由地读,都会让人感受到一种恬静、幽雅的气氛,心灵陶醉于散文所表现的意境之中。有了这样的情感基础,再来阅读、品味文章,对文章思想的理解、领悟自然就水到渠成。学习《紫藤萝瀑布》时,配合散文感情的变化起伏,结合悲痛与焦虑到宁静和喜悦情绪,播放富有情感变化的轻音乐,让学生的情绪跟随音乐起伏变化,让读者与作者产生精神的共鸣,灵魂的对话,效果不言而喻。
同时,利用录音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课文,还有它独特的作用,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帮助学生积累词汇,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实际教学中,可以录下同学中“朗读小能手”的声音,通过录音、放音,鼓励人人争当“朗读小能手”,他们很快就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而且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同学们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中学得轻松、愉快,也达到了乐于学的效果。
二、适时投影,直观形象
运用投影教学,方便、直观、感染力强。它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诱发学生学习动机,而且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投影的内容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片,还可以应用PPT制作出简单的动画,生动有趣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及表达的思想感情。当然,幻灯片的风格、表现方式以及数量,都要根据教学要求有一个恰当的标准,而不宜过于花哨,喧宾夺主,让学生过分关注热热闹闹的东西,那就适得其反了。
比如教学《在山的那边》时,将群山和大海的图片分别展现,让学生直观地体会这两种自然景观给人的不同感觉,从而自然而然地明白诗歌所要表达的那种对外面的世界的渴求和向往,进一步理解诗歌表达的主旨。教学《紫藤萝瀑布》一文时,展现出那一片紫色的充满旺盛生命力的花的海洋,对于引导学生理解文中描写花的生动语句,感受作者对人和花的生命的感慨,领悟文章中心,是非常有帮助的。
而文字性的东西,通过投影展示,不仅可以节约老师板书的时间,加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而且形式新颖,同学们乐于接受。图文结合,或者是以不同顺序地出展现以体现文字的逻辑关系,更有助于学生理解、接受文本的内涵。
三、视频录像,声像并茂
录象声像并茂,视听结合,且图像活动变化,能展示情节,打破了课堂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容易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提高阅读欣赏能力。
视频可以从网络下载,也可以自己錄制,只要内容紧贴教学要求,无论是文学欣赏课,还是作文教学课,都可以运用得恰到好处,达到理想的预期效果。
四、网络教学,寓教于乐
传统教学中,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的时间是很少的,让学生在课堂上阅读课外材料的时间就更少了,加上缺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诱发点,有些学生对阅读并不感兴趣,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很不利的。我们若能在课堂上利用计算机网络,选择与课文紧密相关、适合学生理解水平的阅读材料辅助阅读教学,或者学生观看那些经典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剧情,拓宽其文学欣赏的道路,从传统、死板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寓教于乐,收获多多。
总之,在现代中学语文课堂中,恰当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录音、投影、录像、网络等,都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将它们有机地结合,巧妙地运用,充分发挥它们的优势,较之于传统的语文课堂,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他们多方面的语文能力是卓有成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