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扩宽学生的视野。新课改在现代教育中的不断深化,引导着老师通过开展阅读教学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以此激发学生语文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语文阅读效果。基于此,本文对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 新课改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教学策略
0 引言
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认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可有可无,不能有效帮助提高核心竞争力,实际上这种教学观念是错误的,阅读作为语文的重要部分,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教师要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不断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引导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1 小学语文学科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目标设定的问题
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将教学目标设定的太高,大部分教师只为了体现学科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学生爱国主义、合作精神及思维逻辑的培养,对教学目标设定的过于高深,学生对教学目标概念不够清晰,使学生的理解难度增加。还有部分语文教师对课程教材内容研讨的不够深入,没有明确教学目标,使学生在阅读教学实践过程中,经常出现对课程教材内容理解不到位或对知识难点及重点存在疑问的状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将教学目标当做可核心内容,这样很容易忽视事先制定的目标,严重导致大部分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无法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
1.2缺乏高质量的课外阅读书籍
要想保证小学生阅读活动的顺利进行,就要能够为其提供充足的阅读书籍。在对周边几所小学进行调查分析之后不难发现,大多数小学生就是因为课外阅读书籍数量较少,从而缺乏选择性。尤其对于不同学年段的小学生并没有明确提出相应的推荐篇目,从而导致学生家长在为小学生购买课外读物时缺乏指导性,例如很多家长跟风为孩子购买《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但是,虽然这些童话故事中蕴含较多的道理,但是,低年級的学生大都难以理解,因此,要能够挑选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课外读物。
2 提高小学语文学科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2.1合理设定教学目标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阅读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在教师引领下达成既定学习目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会实现知识的积累,同时也会形成阅读积极性,因此,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对于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年龄阶段进行考虑,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其各项能力与基础较差,因此应以兴趣培养为主,而对于高年级学生则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多角度解读与自主探究。另外,教学目标的设计也要与实际教学内容相结合,为个性化阅读的展开留下空间。
2.2在朗读中体验和感悟
基于阅读体验特点,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创造机会,让学生有感情地对课文进行朗读,使得学生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尤其需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阅读作为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有效方式,在日常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朗读的训练,可以通过组织个性化朗读交流活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有效表达内心感受,如将小组读、个人读、男女竞赛读、表演读等方式应用到课堂中,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也可以摇头晃脑、抑扬顿挫,从阅读中彰显出学生的阅读个性。
2.3开展课外阅读教学
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能将眼光局限在课堂中,只通过课堂40分钟时间的利用很难满足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因此要适当拓展教学途径,通过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鼓励学生主动利用课余时间优化阅读技巧,巩固语文基础。教师要走下讲台,充满了解每个学生不同的阅读学习需求,针对性地调整活动设计方案,保证他们能在课外高效完成阅读能力培养的任务,体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课外阅读教学开展有利也有弊,益处是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阅读积极性有了保证,阅读思维会充分发挥,但是弊端也不可忽视,小学生普遍贪玩,会将课外阅读当作任务应付式的解决,并没有投入进行钻研,导致教学不理想。教师在课外阅读活动中要做好监督者的角色,通过评价机制的完善实时了解每个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情况,将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和自我评价穿插使用起来,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2.4敢于尝试,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尝试,发挥创造性。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时,我放弃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大胆进行尝试,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如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其中就有一位学生在朗读时基调、重音、语调把握得都比较到位,第一句用升调;第二句略降;第三句末尾“尺”字有一个比较长的回旋的味道,形成朗读的高潮;第四句用降调,最后三个字渐渐放慢。能够熟读成诵的,还可以背一背;擅长画画的学生可以画一画,有什么别的方法也可以试一试,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又促使他们主动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3 结语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为培养小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途径,教师要能够引导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并把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重点。首先要能够激发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兴趣,从而保证他们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其次,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职责,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