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课件以其巨大的容量、直观的表现形式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形式,在优化教学过程的同时提高了教学质量。在实践中,笔者总结了几点利用多媒体促进语文教学的做法和体会。
一、用多媒体让语文课堂充满趣味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如在教学怎样写通知时,教师可以先播放录音创设情境:“通知:全体同学,今天上午第三节课时,在操场进行街舞比赛,请全体同学按时参加。特此通知,9月21日。”学生马上就被通知的内容吸引住了。此时,教师宣布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学习通知的特点和写法,并请学生在掌握之后自行拟定通知念一念。这样,学习过程就变得轻松了。
又如在讲《春》一文时,正值深秋,教师却可以利用PPT课件再现文中春日的景象。学生从屏幕上见到小草从土里钻出来的过程;看见风吹杨柳,枝条摆动;看见桃花、杏花、梨花怎样竞相开放;看见绵绵的细雨滋润着农田,农民披蓑戴笠辛勤地劳作;看见孩子们扯着风筝线开心地跑着……這样,学生对于课文中“一碧千里”“流水淙淙”的内涵就深刻地理解了。
二、用多媒体把语文课堂变得生动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知道,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仅要通过科学的方法让学生接受自己传授的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形成思想和情感的交流、碰撞。语文教材中的许多经典文章,都很适宜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里感受学习。如教学《沁园春·雪》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音乐声中,一边听唐国强老师的朗读,一边欣赏屏幕上北国风光的画面,然后让学生分组朗诵,使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词的意境美,这比教师范读或单纯地听录音朗读效果要好得多。
三、用多媒体拓宽语文课堂的空间
在复习课上,课堂内容多,包括知识点的罗列、讲解,还有练习的出示、训练等。这时,光靠教师的一支笔、一张嘴是不够的,只有运用多媒体,才能最大限度地展示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出示习题,节省学生抄写的时间,在评讲中重点内容也可以多强调、多训练,避免学生记不住、走神的现象;还可以把错题和知识点横向、纵向反复比较,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多媒体教学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形象,拓展了语文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但教师必须把握好语言学习的特点,不能用声音、图像代替语言,忽略了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而不是教学的全部。如果在教学中过分依赖以声像功能为主的多媒体课件,容易把课堂变得过于热闹或者表面化,与语文教学的目标背道而驰。